事實上也是如此,李韓氏那邊等著藥救命呢,咋地也不能看著。
“二嬸兒身體挺不好的,我瞧著那臉色都不對,也不知道能不能撐住。”李曉林就道:“回去之前還挺好的,這咋回來就病的這麼重了。”
李曉萱心道,只怕多半還是心病吧。
“曉春姐不是才十四歲嗎,咋就要議親了?”她想著小堂妹說的事兒,其實有些不理解。“不是說十七八歲定親的也有的是嗎。”
“你聽誰說的啊?”李曉竹都樂了,“十七八歲定親的那不都成了老姑娘了啊,好的人家都讓人挑沒了,那還嫁給誰去?咱們這邊一般十三四歲就開始定親了,十五六歲就成親了,曉春去年就開始議親,二嬸兒沒少著急,也沒有個合適的人家。”
李曉竹多少知道二嬸兒要把曉春嫁回去孃家的心思,但是她沒提。
“慢慢來,這才開春,等二嬸兒身體好一些了,再慢慢看唄。”她一個做堂妹的,這事兒也不好說。
“我看二叔這次本來就是要出去的,估計也想給曉春姐攢一些嫁妝。”只有自己家姐弟在,李曉林也沒有避諱。“曉芽大姐嫁過去,聽說因為嫁妝少,沒少在婆家受氣。那當初曉芽姐出嫁,咱娘還給了幾件東西呢。輪到曉春姐。”
小少年搖搖頭,“家裡咱奶當家,那也太摳了,咋地都得多帶一些嫁妝吧。”他就想到了自家妹妹,咋地妹妹出嫁,都得準備好嫁妝,說啥都不能讓妹妹到婆家受氣。
嗯,賺錢是必須的。
李曉萱可不知道自家大哥的心思。
再一次感嘆這萬惡的封建舊社會,李曉萱若有所思的。
“其實,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倒是覺得曉春姐不著急。”他們家,終究會過好日子的,將來二房也會跟著水漲船高,李曉春這個堂姐將來的親事肯定會好定一些,現在著急幹啥。
當然了,這話她不能說。
想著大哥就要出門了,李曉萱就琢磨著該給大哥帶點兒什麼。
消炎藥和退燒藥是必須的,回頭直接做成粉末,也好讓人看出來什麼。
李德生懷裡揣著一兩碎銀子,急匆匆的往鎮上趕。他得趕緊去抓藥,還得趕在天黑之前回來才行。迎面一輛帶棚的馬車過來,李德生看到了,忙就躲在路邊不敢抬頭。
這時節能坐著帶棚馬車的人家,非富即貴。無論是哪一種,那都不是他一個普通的莊戶人家能夠招惹的。
弓著背,一副謙卑的模樣連頭都不敢抬,是這時候很多人見到富貴人家的常態。李德生性子本就謹小慎微,這時候就更是小心翼翼的,只是下意識的扣緊了腰間的銀子。
“老鄉,問一下,大柳樹屯怎麼走?”
一個上了年歲的老人把車停在李德生身邊,客客氣氣的問了一句。
李德生當即一愣,“大柳樹屯?”他下意識的抬頭,不知道是不是錯覺,總覺得空氣裡一股若有似無的腥味兒,讓人很不舒服。
“是啊,老鄉你知道大柳樹屯怎麼走嗎?”這附近岔路不少,都是人走出來的,老人才有此一問。
李德生就多看了老人兩眼,明顯是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