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你這麼一說我對江逸的觀感更差了!不尊師重道和不忠不孝是一個層次的,他每次在舞臺上那麼有情懷!”
“說什麼大國情懷,結果連尊敬自己的老師都做不到,卻在那大放厥詞,不是偽君子是什麼?”
“沒錯,俗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自己的老師都不尊敬,目光遠大有什麼用。”
“咱們就是說,逐漸有點下頭了。”
“其實我覺得吧,要不要加上老師的名字,主要看老師參與了多少創作。”
“對對對!如果只是提了一點自己的意見這倒是也無傷大雅,又不是整首歌的感情基調的鋪就者,如果是這種才需要加上署名啊。”
“我還以為是什麼大事呢,原來就這啊??”
“我怎麼覺得你們現在一個個這麼吹毛求疵呢?!”
“這跟寫論文能一樣嗎?”
“你小的時候你父母還會在旁邊教你做題目呢,甚至有的時候整本都是你父母去批改,然後一個個教你改正,你父母參與的難道不多嗎?!作業本上也不見你寫上父母的名字啊。”
“沒錯,我現在對我兒子就這樣!每天都要檢查作業,盯著他改正。”
“老師那不就是一個指點迷津的作用?在旁邊稍微給你一點點撥,實際上還是你自己完成的啊!你猜我為什麼需要老師?”
“論文指導不一樣啊,那更多的是一種儀式感,和對智慧財產權的敬畏吧。”
“其實我覺得主要還是看指導內容的多少,如果只是給了點修改建議,還真沒這個必要,你們也沒有必要這麼吹毛求疵,畢竟老師和學生不就是這麼一個道理嗎。”
“人家師徒你情我願的,老師也沒有提出過什麼意見,網友們倒是不願意了,真是笑死。”
“我也覺得這屆網友管的真寬。”
“剛開始聽江逸抄襲的時候,我正在尋思著娛樂圈還有哪首歌是能抄的。”
“關鍵是能超出這種水平何嘗不算是另一種程度上的改編呢?!”
“網友們這麼氣憤幹什麼??難道是劉鶴先生昨晚趴在你耳邊上說整篇歌詞都是他寫的??不能夠吧!”
“哪怕真的有他老師指導他,老師在其中參與的身影,那也是人家自己的本事,你以為劉鶴老師什麼徒弟都收嗎。”
“沒錯,能被名師看中本身也是實力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