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紀人和藝人的意見相左,在雙方都不肯讓步的前提之下,只能求中間值達到一個最好的效果。
短短的時間,梅柔心思百轉千回深吸一口氣,重重點頭。
“行了,我知道了哥。”
江逸不知道她麼短的時間,那腦子裡已經轉了七八百個彎了,聽見她答應下來,眉目舒展。
之後就聽見梅柔回答道。
“不只是之前的事情,是有一個業務我覺得很不錯,可以去接觸一下。”
提到了新的業務,江逸有幾分感興趣了:“什麼業務?哪方面的?”
她從旁邊的包裡抽出一份檔案,然而與此同時,網上的輿論開始發酵。
#耍大牌江逸#
#目中無人無視晚輩#
#江逸開始飄了#
正如梅柔所預料的那一般,沒過多久熱搜上一系列,全都是有關這次江逸未曾回覆那個歌手的事情。
熱搜上長長的一條,一眼掃過去幾乎全都是再說江逸耍大牌的。
隨便點進一個熱搜詞條,發文的內容全都是針對這一次江逸,未曾回覆的事情而展開敘述。
或許是覺得這麼多條熱搜,全都是在說同一件事有點牽強,不夠引人注目。
在文章的後面藉此發揮,層層牽扯,甚至還會說到之前在錄製綜藝的時候,一些微不可見的細節。
比如旁邊有嘉賓在幫忙的時候江逸在旁邊看著,也不說上來搭把手什麼的。
又或者是,在眾人都手忙腳亂的時候,有嘉賓提問江逸,他並沒有顧得上回答。
這些但凡平時單獨拿出來都會被人噴小題大做,刻意引戰的事情。
在經過這次事情皆由發揮出來之後,竟然變得如此合情合理,並且有理有據!
眾位網友點進來吃瓜,居然覺得他們這些營銷號說的還挺有道理的!
發現當初看綜藝的時候從未注意到的地方,這個時候被營銷號拿出來再三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