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其實一直是那種,把犧牲者當成數字,一切為最終目標努力的冷靜派。
這種行為不能說錯,畢竟一將功成萬骨枯,身為軍人就該有這個覺悟。正所謂慈不掌兵。軍中不能有婦人之仁。
但也不對。因為戰士們也是人,你只把他們當工具看,是無法讓大家發揮出最強戰鬥力的。
人的主觀能動性,很多時候都能爆發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然,他肯定不是剛當兵的時候就這樣。那時候張明宇參軍,也像所有年輕人一樣胸懷熱枕,為了解放全人類而戰。
犧牲絕非一個數字,而是他們身邊真實的,志同道合的戰友。
甚至敵方也一樣。大家都屬於被統治者壓迫的人,被俘虜後擊斃戰犯,剩下的很快就能成為一員光榮的人聯戰士。
每個人都是志同道合的戰友,看著他們死去,又如何能一直保持冷靜。
在戰友熱血的澆灌下,青猛然驚覺。
自己從何時開始和麾下戰士們漸行漸遠了?
軍魂的傳承在燃燒。
曾經,哪怕面對再艱苦的局面,戰士們也從未產生過畏懼之情。但現在,身為最高指揮官的青卻壓根不相信自己可以取勝。
真是可笑啊,我真的配得上這個稱呼嗎?
青一拳砸飛蜥蜴人,重炮貼著獨眼巨人的巨棒炸開。身後的戰士們將武子奇攔住。
但是曾經堅定勝利的信念,是因為我們有一整套科學理論和完整的戰術,現在我們卻什麼也沒有,曙光號比我們更強,而且是全方位的強。
該怎麼贏?
哪怕心中燃起求勝的慾望,青還是無法將這股力量聚集起來朝一個方向燃燒。
因為他根本找不到方向。雖然如今人類最好的戰機就是這傢伙試探出來的。可青並沒有一個能擊敗曙光號的戰略。
在心氣上,或許青還差了一點。像曹安東和楊琪欣,都有主動進攻曙光號的計劃,顯然他們真的認為自己有機會。
所以青只是將領,那兩個才算是君王一類的領導者。
將領可以制訂國策,可以執行戰術戰略。但只是將領,就不能站在足夠的高度上看問題。
純軍事角度上看,曙光號幾乎必勝。
但在軍事領域之外,還有其他因素。那當然不是什麼經濟政治,而是技術。
只要堅持下去,把曙光號的威脅限制在一定範圍內。人類遲早能掌握消除和遮蔽同化的技術。
這不是主觀臆測,而是學界的共識。
而青身為將領,要做的只有贏下去。
一直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