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是從中心開始震,但賑災卻是隻能由輕到重。
都是大明子民,手心手背都是肉,軍倉,朝廷的這點糧,壓根就運不到最需要糧秣的地方去。
“汝貞,你且在京師住下,給朝廷些時間,讓朝廷再想想辦法。”
“恩師,徐閣老,我能等,等到明年都沒事,可災民等不得,這不是一二十萬人,這是幾百萬的災民性命。”
“幾百近千萬生民日夜翹首以盼,只盼著朝廷能拿出個辦法。”
“己溺己飢,二位閣老,慎之啊。”
胡宗憲稽首下拜,失魂落魄的走出了值廬,或許在心中胡宗憲早已料到了這個結果。
但他還是來了。
在這個節骨眼上,百姓不指望著朝廷,壓根沒有旁的活路。
方一出值廬,內閣中的徐階、嚴嵩兩人臉上難得的露出了絕望。
此等天災面前,饒是再高深的權謀也都沒了用武之地。
有糧,就是活命。
沒糧,就是餓死。
絕無第三種可能。
“嚴閣老,千鈞的擔子壓過來了,閣部得應對啊。”
片刻沉寂之後,嚴嵩這才開口道:“前元大德七年,山西洪洞大震,死傷二十餘萬尚且未聞有如黃河倒流之事。”
徐階聞言這才開口道:“嚴閣老,若是小震小災,這罪己詔下的,這等大災,萬不能令君父罪己啊。”
泰山地震,是東宮不穩。
禁中大火,是天子失德。
但這等死傷逾百萬的大災,真要是感應上了,那老天爺能是什麼意思?
許久之後,嚴嵩只是語重心長的說了句:“有罪之君,終究是君啊,救不了百姓,咱們還能保君父。”
東南如若無事,朝廷還能支應些許。
可眼下東南被新法攪成了這幅模樣,華州又在天下正中。
不下罪己詔,士大夫不去提,自有商人去提。
要麼仰仗商人賑災,要麼商人藉著天人感應攪的天下大亂。
與其等著被人逼著罪己,不如趁著沒人反應過來,趕緊把這罪己詔頒了,先搶個話柄再說旁的。
徐階鼓足了全身氣力後這才開口道:“嚴閣老,如若真的要救西北生民,咱們外廷,首先得沒有掣肘才行啊。”
“咱們內閣,算外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