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大宋觀察使看了看四周後恍然明白,那城牆不正式仿照我大宋修建的嘛……這裡似乎不比我大宋新汴京城的城牆低。
他喃喃地說了一句話:“這天下從此便沒有攻不下的大城……我大宋會與聯邦帝國永世交好。”
但是攻下大都城的喜悅很快就被沖淡了,他們在城內搜了一大圈,而且翻看了眾多的全屍、殘屍也找不到大頭目忽必烈的影子。
嚴格審訊俘虜後,他們從一些隻言片語中得知,大頭目忽必烈似乎在炮聲響起之後就從北門或西門倉皇而逃,還帶了不少騎兵一起逃走。
一個被俘的韃靼官員惡狠狠地叫囂道:“天上的雄鷹不會被海上的強盜抓住的!”
面對這種無效的挑釁,沒有人答理他。
海軍陸戰隊的隊員們知道下一步的軍事行動……這一切僅僅是一個開始……他們很快要和正在北上的兩個帝國陸軍師及其大宋精兵們匯合,而且海上還會有源源不斷的有軍用物資送到這裡。
那個大宋觀察使這時感慨道:“若是再有三四倍的兵力,我等就能全面包圍大都城,定然不會讓那個大頭目逃掉!”
但是,這只是感嘆罷了。
一時間,大家都把希望放在北上進攻河套之地的大宋軍隊,期望他們能堵截住西逃的殘敵!
結果,直到他們等來了兩個帝國陸軍師也沒有等到進攻河套之地的大宋軍隊傳來任何好訊息。
大宋東北路軍的統帥法可極為興奮,他帶著幾個人縱馬圍著大都城跑了一圈,哈哈,這裡將會是我大宋的地界了!
陸軍獨立混成一師的師長華寅與二師長陶木帶著自己的手下及其海軍陸戰隊的軍官們召開了一個會議。
大家互相交流了作戰心得。
帝國陸軍在攻克大都城的門戶城市涿州城時遭到了比海軍陸戰隊多了很多的傷亡。
如果不是利用鐵甲戰車抵近城牆進攻,如果不是大宋精兵充當了攻城的主力,也許自身的傷亡會更大,到達這裡的時間也更會長。
原因無他,帝國陸軍沒有海軍陸戰隊那樣的奢侈,他們沒有辦法帶那樣多的軍火。
海上運輸與陸上運輸的能力對比讓他們印象深刻。
華寅師長深刻地總結道:“陸軍必須與海軍結合起來才行……”
他們最終寫了一份詳盡的戰鬥報告送交軍部,然後開始在大都地區重新整合軍隊,為接下來的戰鬥做準備。
大宋東北路軍統帥法可急不可奈,率領大軍先行西進了。
一師長華寅看著他們行軍的背影對陶木說:“他們現在能獨立挑戰韃靼強盜了?!”
二師長陶木看了看他們鬆散的隊形以及一輛輛包裹著鐵皮的四輪馬車,輕鬆地說:“他們也需要大軍功啊……再說他們人人都知道我們就在他們的後面。”
(全文完)
本書到這裡可以算是完本了……在這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我個人遭受了太多的磨難,不幸的命運始終沒有放過我。
而且,本書的訂閱成績實在是慘不忍睹,實在是無法寫下去。
但是,仍然要感謝起點中文網編輯的大度,也感謝正版訂閱還不斷打賞的書友。
另外本人的新書已經在起點中文網釋出了,是上一本《我們的1654》的第二部,書名為《我們的1660》……這是一個承諾,我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