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汴京城裡的汴水河岸邊一處不起眼的官衙邊,聯邦帝國和談判團與大宋政府的談判團展開了秘密談判。
整個談判過程充滿了火藥味。
雙方坐在一條長長的條桌的左右兩面,一面是一水兒的大宋紫色官袍,明顯都是三品之上;一面是一水兒的聯邦帝國的黑色的官員制服,從制服表面上看不出他們的級別。
那條長桌上鋪著紫紅色的棉麻桌布,長桌的兩頭都插著雙方小小的國旗。
大宋的國旗是帶著紅色飛雲火焰邊的印著紅色宋字的模樣,而聯邦帝國的國旗依舊是長方形印著青銅色的商字。
事實上,大宋以前根本沒有所謂的國旗,但是,由於大宋政府的各級禮儀活動繁多,他們的各色旗幟從來就沒有少過。
日、月旗,飛龍、飛鳳、飛豹、飛虎旗樣式很多
當聯邦帝國旗幟鮮明地推出自己的國旗後,大宋政府的有心官員認為大宋也應該有自己的國旗,於是就把大宋的軍旗拿來,再在四周加了些飛雲火焰邊,就當成大宋國家的象徵了。
同樣,他們也在大宋皇宮的正門口樹起高高的旗杆,每天清晨都奏著樂曲升起,傍晚則奏著樂曲降下。
大宋軍隊的陸軍則改成飛虎加個宋字的新樣式;水軍的則是飛龍加個宋字。
這很有些模仿聯邦帝國的樣子了,但是大宋官員裡沒有人在意,聯邦帝國的軍歌還用了我們嶽武穆的詞呢。
當然,這些都是細節,不重要。
重要的是談判的內容。
大宋政府談判團的成員有新進宰相陳益中、樞密院院使章鑑、三使司及他們的副手組成。
從年齡上看,大宋談判團的年紀基本上是聯邦帝國談判團的二點幾倍。
這似乎是孫子輩與爺爺輩在爭論。
三司使率先對談判的第一條發難了這不怪他生氣,這一群乳臭未乾的小娃娃竟然要將大宋紙幣打壓到四比一的地方,而且我大宋印多少紙幣竟然還要通知他們,與他們商量!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個小小的海外蕃國竟敢如此造次!!!
聯邦帝國財政大臣古劍山耐心聽完對面的花白鬍子老大爺咆哮完,根本沒有理會那濺在桌布上的唾沫星子。
他彎腰從長桌底下的檔案皮包裡取出一份資料夾,從裡面拿出一份材料和一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