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與南宋同行> 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宋科舉考試中的零分作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宋科舉考試中的零分作文 (3 / 3)

以《流求時報》和《流求快報》、《流求旬報》等為代表的聯邦帝國的報紙能自由自在地在大宋境內售賣……當然,大宋民間的《民聲》報也同樣能在聯邦帝國的境內販賣,大宋政府的《邸報》那是不屑於掙那點兒發行量的錢鈔,不對外出售呢。

再加上別有用心的“無名氏”、“佚名者”總是出版一些《國富論》、《民富論》、《自由精神與契約精神》和《理學新解》等書籍,所以,兩國民間的思想交流幾乎沒有障礙,經常就衝撞出新的火花來。

別的不用說,一些經章典藉之著,詩詞歌賦之書的價錢越來越便宜,甚至一個略微富有些的書生隨隨便便就出版了一本書。

這在過去幾乎是不可能的……那出書的價錢驚人呢。

所以,有新的看法、新的見解的讀書人越來越多……好處是隨處可見書攤書店,可以經常看到有讀書者,壞處是科舉考試中的零分作文越來越多。

大宋官府中的德行與年紀都足夠多的有識之士就有了憂慮。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但是,當時一直在垂簾聽政的謝老太皇太后卻贊同賈平章的說法,書生而已,他隨便說他的,錄不錄取在我……不錄取不就是最大的懲罰了?

何必在去與他們糾結?!

張安國國王得知教育部長楊友行上一次去大宋招募能前去自由島與南殷地安洲地區急缺的老師失敗後,他想到了那些有新思想,新見解的書生。

他們都是有膽略的文人,寧願明知道可能不會被錄用也要說出自己想說出的話來……這才是真正的知識分子,他們並不熱衷於靠近權力者,並不靠出賣自己的良知而換來飯碗!

大宋知識分子中的“士”仍然存在!!

當然,大宋政府還算信奉寬恕之道,不太為難知識分子……想想後世那些野蠻而兇猛的異族吧,他們對知識分子的殘忍令人髮指。

對知識分子的態度可以看出一個政府或政權的實質……對那些依靠刀把子搶來的政權來說,知識分子是他們的大敵,必殺之以後快。

聯邦帝國則永遠可以給那些人出路。

他們能有能力參加科舉考試,那麼,他們到海外擔任老師完全稱職。

從他們中還可以選拔出海外地區的主管地方教育的行政官員。

以大宋的官職來說就是各路的提舉學事司,這個官職掌管一路州縣學政,他們每年前往各州縣巡視一次,考查教師之優劣及學生的勤惰。

這其實是大宋知識分子比較喜歡的職業。

如果再給他們加上高薪,再有聯邦帝國的王子親自去招募,那麼面子和裡子都有了,他們必然會欣然前往。

當然,若是再誇大一下海外景色人文之美,他們更會動心了……這個時代的大宋知識分子還是非常有冒險精神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