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對商人從來都是不錯的,特別是對海外商人,這是他們的歷史傳統了,例子根本不用舉……張安國他們兄弟幾個還真沒有因此而感激過誰。
這本來就是一種雙贏式發展。
安靜王后接著說:“他們要是不給百姓自由流動的機會,我們根本沒有發展的機會呢。”
張安國國王笑著說:“在一個崇商的社會,人口必然是自由流動的,他們的戶籍也只不過是當成收稅用的資料……你別忘了他們上次坑了我們,而現在又在偷偷加印紙幣來偷我們的物資。”
是啊,賈老狗採用李代桃僵之計把戰爭的鍋甩給了聯邦帝國,然後還不斷地和韃靼強盜暗中交易,甚至為了得到一點點的北方土地大量向韃靼強盜組織提供物資,讓他們一直能苟延殘喘下去……
現在大宋政府中的一些官員認為民間的大宋紙幣竟然要用一點五比一的比例換聯邦帝國的紙幣不公平,他們不檢討自己的貨幣政策,反而認為是聯邦帝國在佔取大宋的便宜,一直在進言要管治聯邦帝國的紙幣。
張安國國王曾經寫信給老賈略微講解了一下紙幣發行的道理,重申是大宋政府佔了聯邦帝國的便宜,而不是相反。
這道理很淺顯嘛,你多了一份物資和貴重金屬才能加印紙幣,否則,你就是在搶劫民財,是國家大盜。
張安國國王相信老賈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且,大宋政府中也有一些有見識有良知的官員提到過類似的道理。
這個不需要多麼高深的經濟理論,常識就夠用了。
老賈很多天後才回了信,他在信裡含含糊糊地提到沒有大宋的支援就沒有聯邦帝國的今天的道理……但是對大宋加印紙幣的事情卻隻字未提。
用印錢鈔的辦法來解決問題,這是容易上癮的行為,而且還一直有聯邦帝國在託底,所以大宋政府上上下下沒有感覺出不公平來。
反而認為聯邦帝國的反駁有些斤斤計較了……沒有大宋,哪裡還有聯邦帝國的發展?!
沒有大宋,流求島仍舊是一個荒涼的海外之島,根本沒有起個那樣怪名字的機會呢,稱個屁的王。
好吧,當時張安國國王不得不預設他們耍賴的行為……這已經算不錯的朝代和政府了,不能過高要求。
經過二十幾年的高速發展,現在的聯邦帝國已經今非昔比……剛剛經過的人口調查顯示,算上還沒有給予自由身份的各色奴隸,再算上常年在聯邦帝國管轄地內打工的高麗國、日本國勞工,以及有可能改造過來的印加人和瑪雅人,聯邦帝國的總人口數超過了一千萬!
當然,這個數字過於樂觀……但是這還真不能算是吹牛。
先前,他們從印加王國帶過來的經過挑選的幾十個男女孩子,已經得到了三年左右的教育。
目前看,他們的學習成績與同一年齡段的兒童區別不大,反而在野外活動一項上成績更高一些。
這說明什麼?
連與主流地區分隔了那樣久的南殷地安洲的人都可以被教育,被改造,那麼,天下還有什麼人不可以改變的?!
當然,這要除了一些別有用心的傢伙,大宋政府中的一些人揣著明白裝糊塗,以佔聯邦帝國的便宜為樂。
他們私下裡議論過,反正聯邦帝國的人總能找到大量的黃金白銀和物資……張安國國王曾經用心推出過《經濟學原理》一書,而且出版的數量很大。
他在書中用直白的語言大量講解貨幣理論。
大宋政府中的主要官員都看過,聽說老賈還用放大鏡一字不差的讀過……但是從現在的結果看,好像沒有什麼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