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規定一切人均有保衛國家的義務,不參軍者須交納“代役金”……連前來經商的外國商人也要交納代役金!
那幾個聯邦帝國的商人當然不得不交了這筆充滿喜感的稅。
他另一個剝削途徑就是貨幣貶值和超發,這一點讓商人們最痛恨了……
這個時候,西歐諸王國和各地區在銀幣的鑄造上有著非常大的差異,但是,這些貨幣在使用上根本沒有地域性,發行和流通畢竟是兩個範疇。
很少有統治者能杜絕自己的良幣外流,或阻止外來的劣幣滲透,當然,他們更不會拒絕推銷自己的劣幣,套購外國的良幣。
於是外國貨幣和本國貨幣的混合流通在歐洲各國都是普遍的規律。
正如聯邦帝國的紙幣和金銀銅幣同樣能在大宋、高麗和日本,甚至在韃靼人統治的境內流通一樣的。
目前,由腓力二世開創的盛期的法蘭西王國至少同時在使用近200種貨幣,而尼德蘭、義大利這樣商貿繁榮的地區,貨幣種類可以高達400種以上!
這些重量不一,價值混亂的銀幣,還有毫無廣泛信譽可言,僅限地方使用的小額青銅輔幣,再加上更為普遍的以物易物,構成了歐洲地區普通人生活的支付方式。
聯邦帝國貨幣的湧入根本沒有遭到排斥,反而受到了廣大的歡迎!
但是,商人最痛恨統制者透過故意貶值和超發貨幣的辦法來奪取商人的財富,這簡直是人神俱恨的行為!
故意貶值和超發貨幣者,其有後乎?!
這個時期法蘭西王國流通的德涅爾銀幣,本來含銀量就沒有幾克,腓力四世還命令用偷偷地往裡面新增紅銅的辦法來超發……這簡直是侮辱商人們的智慧!
哪個商人不對銀幣的含銀量敏感?!
而弗蘭德爾地區的經營情況就好太多了……居伊伯爵能降低商業稅不說,而且他發行的銀幣含銀量還能一直保持穩定,可以比美長腿愛德華一世發行的銀幣了。
這個時期,英格蘭王國發行的銀幣還屬於名聲最好的呢。
當然,這是在聯邦帝國的銀幣還沒有湧入之前的情況。
腓力四世這個時候還對法蘭西王國境內經營放債和銀行業的猶太人和倫巴德人也進行了致命打擊。
先是向他們索取鉅額捐稅和借款,繼之是逮捕他們,以勒索贖金,最後沒收他們的財產,並把他們驅逐出境。
這又使腓力四世得到一筆巨大收入,但是完全讓法蘭西王國薄弱的金融業陷入了政策性混亂的局面。
那些猶太人現在可以赤手空拳地跑到自由島上去逃命……能不能東山再起只能看他們的運氣了。
但是,巴黎城裡的混亂卻讓幾個本想好好經營的殷地安集團公司的商人無法正常經營!
竟然還有賠本的危險!!
如果不是小二總督的秘密命令,打死他們也不會在巴黎城繼續經營了……完全可以跑去弗蘭德爾地區嘛。
所以,商人們對腓力四世的厭惡之情溢位紙外。
小二總督看到那幾個殷地安集團公司的大小經理們的建議,心裡直想笑……商人的評價人的方式和標準與軍人是不相同的呢。
王丁上校就建議要與腓力四世合作,他認為可以充分利用那個傢伙企圖統一法蘭西王國周邊的大小公國的機會,擴大聯邦帝國在這裡的影響力!
戰爭嘛,會帶來數不清的勞力,同時大賣聯邦帝國的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