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與南宋同行> 第二百八十六章 德里城的新目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八十六章 德里城的新目標 (2 / 2)

這根鐵柱高6.7 米,直徑約1.37 米,用熟鐵鑄成,實心,柱頂有著古色古香的裝飾花紋。

據說這根鐵柱是為紀念什麼旃陀羅王而鑄造的。

王玄斌中校圍著鐵柱轉了幾圈後,感覺挺神奇的,要說這個大鐵柱子是最容易生鏽的……一般的鑄鐵,不用說七八百年,幾十年就鏽蝕貽盡了!

但是這個傢伙經歷了無數風吹雨打,至今仍沒有一點生鏽的痕跡!

聯邦帝國現在也沒有找到能夠防止鐵器生鏽的有效辦法……帝國陸軍的直射鐵炮都需要時時用塗油的辦法來保養,連那軍隊食堂用的大鐵鍋隨時都可能生鏽!

也許是天竺的工匠早已掌握了冶煉不鏽鐵器的技術?

他還親自去德里城最大的鐵匠鋪去打聽,結果,他們根本也弄不明白……王玄斌中校認為他們不是欺騙自己,他看見他們竟然還不會用煤炭,更別說是焦炭了,只會用木炭……難怪德里城外已經極少見到樹木。

只能說這種技術後來失傳了……

王玄斌中校馬上讓手下想辦法把這根鐵柱子送回馬布裡新商業區,然後再送回流求島……他相信那裡肯定有辦法弄明白不鏽的原因。

如果有辦法能讓以後的鑄鐵器件都不生鏽,那就太好了!

這也許比運回去黃金還重要。

麥哈洛裡神廟裡的婆羅門高種姓人樂呵呵地答應了王玄斌中校的要求……那鐵柱又不是神器,只不過是紀念世間的王。

麥哈洛裡神廟裡的婆羅門高種姓人聽說是要這根鐵柱送給聯邦帝國的國王,他們聽了後真心高興,還紛紛表示以後會向教徒們宣傳帝國國王的偉大功業。

天竺教現在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許多當年被迫南逃的婆羅門高種姓的家族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回來了!

他們終於可以公開擺設自己的神像,再擺上天竺教的經章典籍以及各種手抄本……這樣的生活簡直不敢相信是真的。

德里城裡還有其它一些工匠可以任由王玄斌中校使用。

這裡的泥瓦匠、木匠和石匠的手藝也不錯……他們還會燒製不同大小的磚瓦與帶有精美的陶釉圖案的陶器。

王玄斌中校走了一大圈後,心裡有數了,以後修建德里新區根本不需要從馬布裡新商業區調動人員和物資,只要好好計劃一下,這裡可以完全憑藉自己的力量完成,不會影響馬布裡新商業區的建設。

等到幾年後,這裡還可以抽出合格的技術人員去支援聯邦帝國其它地方的開發建設。

正在他精心制訂計劃的時候,第三批軍援的軍隊順著他們北上的道路來到了德里城。

他大喜啊,這支來軍援的隊伍會給未來駐紮在德里新區的陸軍軍營帶來寶貴的軍事物資!

吳大鵬會長還給他寫了一封親筆信。

在信中,吳會長對他們北上作戰的戰果表示十分滿意,命令他們現在先以安撫地方為主,不要急於再一次北上進攻韃靼強盜,一定要把步、騎兵與四輪戰車相結合的技戰術練習好,不僅要寫出心得體會,還要培養出一批有實戰經驗的中低階軍官。

王玄斌中校看到最後高興極了,吳大鵬會長在信中還讓他在德里地區招募一批雅利安人參軍!

擴軍意味著什麼?

他的軍職和軍銜都要提一提了……

PS:感謝書友彪騎兵與澳洲老吳的打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