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群島的礦產品基本都有個優點,那就是埋藏較淺,易於開採。
王德發建馬尼拉城時,就單獨為那些在各個海島上開採礦藏的工人和技術員們建成了一片片聯體的二層小樓,免費送給他們,讓他們的家屬居住。
儘管王德發從來都給那些人開出高工錢……但是,在海島上開採的生活確實太苦了,雖然沒有生命危險,可是就如同犯罪人員服勞役一般。
所以,王德發首先就想到了他們。
當他陸續把這樣的訊息告訴各個海島上的人們時,那些人差叫高呼萬歲了……王德發給他們的工錢,一個月就能讓五口之傢什麼也不做就能舒服的生活三個月……這樣的收入,他們太知足了。
不知道從誰開始,大家都開始叫他王島主了。
王德發聽了這稱呼直咧嘴,叫張安國為島主時,他沒有什麼感覺,等到叫自己時……怎麼感覺有些土呢?!
呂宋島上可不僅只有他們這些人,在東南五百多里地的一個海島上,還有一個自稱為麻逸國的較大部落,人口將近三萬人呢,都住在一個大寨子裡面。
王德發島主還曾經派人去他們那裡招募力工。
那些招工人員乘坐三桅式海船沿海岸線到了他們居住的海島……
這個時候,整個呂宋島上的原始森林根本沒有經過什麼大型的開採……島上的原住民還遠遠不是植物們的對手呢。
前去招工的人員帶上了玉米、木薯和地瓜的種子,還帶了遠比大宋出產的斧子和鐵鋸質量更好的工具。
當然,做為最吸引人的流求島出產的粗綢、棉布和糖及其煤油燈等諸多生活物資,那是必須多帶的。
王德發相信,這一些會比給他們什麼銅錢或錢鈔更有吸引力。
麻逸國不是一個生番國,它類似於渤泥國與三佛齊國,只不過還比不上占城國與蒲甘國的國力強大,文明發展程度也比不上。
他們也派人去朝貢過大宋,得到了遠超貢物的回報……不過隨著大宋收緊了朝貢的口子後,他們再也沒有辦法得到更多的回報。
他們是由首領統治的部落制度,是一種部落公有制的社會組織形式……還沒有發展到奴隸制度。
此時,他們還是菲律賓群島的北部地區的貿易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同附近各島的貿易相當密切。
他們的首領有掌管貿易的權力。
那個海島上的麻逸國山勢平緩,土地肥沃,氣候溫暖。
而且他們人工製鹽、釀酒、織麻布等手工業比周邊海島上的原住民發達。
麻逸國同大宋的民間貿易關係歷史悠久。
麻逸國曾經在最早在公元982年搭乘大宋的海船載貨到廣州城貿易。
他們的貿易一般採取以貨易貨方式。
麻逸國則以土產黃蠟、珍珠、檳榔等交換大宋的瓷器和鐵器。
每當大宋商人的海船到麻逸國後,麻逸國的首領則派人去先賒商品,用竹排運往附近島嶼轉賣,然後等大宋商人的海船下次再來時,償清貨值,從不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