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如果被俘虜的兩位先皇知道自己會是那樣的下場……他們還會投降嗎?
每一個大宋人都知道,他們那時在極寒之地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
其實,那時的《流求時報》只是想解釋一下為何會突然出兵山東地區……但是,那上面的一句“我們為何而戰”的質問也警醒了太多的大宋文人與武將。
若是韃靼強盜真的戰勝了……大家的生活太可怕了!
大宋有的是從北面逃命南下的人,隨便找一個人問問就可以明白了。
還有傳聞說,大頭目忽必烈看到那報紙上痛斥他的屠城之為時,還哈哈大笑呢。
還說了,一次投降了那麼多人,不殺了他們以何來養活他們……不殺了他們如何能震懾了別人……那報紙上說的數字不對,我大軍殺的人數遠遠不止這些,當年所經之處寸草不生,而《流求時報》只算城裡的人了……但凡有一絲反抗之意者,皆死。
好吧,這樣的言論確實嚇到了一批人……但是,當流求軍隊在山東地區接連大勝他們之後,也有很多人真的就明白了他們要為何而戰!
比如總統領法可這個文人出身的武將。
那時,只要《流求時報》登出韃靼強盜做過的暴行,他皆命人在御前火器營中念給大家聽,然後不做一點點的評價,讓那些官兵們自己去想。
前文提到過……御前火器營官兵的俸祿和其它待遇是全大宋其它官兵中最高的,而且入伍較難,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勝過尋常官兵。
他們經常聽到韃靼強盜們的暴行之後,再瞭解到北方漢人的遭遇……不用鼓動,那些人明白自己要為何而戰了。
若是臣服了韃靼人,可能保命不死,但是家裡的人會過上如何的生活!
所以,總統領法可的守城自信不是盲目的……連他自己一想到保了自己的性命,卻讓家裡妻子與兒子過上那樣的生活……他還不如早點死去呢!
當然,他還是很清醒的,光知道為何而戰還不夠呢,那個可抵不住韃靼強盜們的鐵蹄。
儘管現在大宋戰馬完全不缺了……但是他的輕騎兵仍然是弱項,他們演練時像模像樣,但是肯定不能與生長在馬背上的韃靼騎兵想比。
他仍然迫切需要後來成立的聯邦帝國的武器……一定要超過韃靼強盜手裡有的。
當初,他對賈平章實施的李代桃僵、過河折橋之計,巧妙地將流求軍隊推到前沿的辦法頗有微辭……但是現在看來,對大宋來說,這是最好的選擇!
不要小看這幾年的安穩……至少,他有時間完全建起了御前火器軍,完全替代了大宋皇家御林軍!
他的官職仍是甚微……但是,他建起的御前火器軍的實力驚人。
他後來才想明白,賈平章讓他叫自己的兒子法善入宮陪伴大宋小官家是一種變相的做了人質,難怪他現在大展手腳,竟然沒有受到一個文官的懷疑。
大宋的文官與武將的關係,他很清楚的。
這樣最好了,他可以一心一意建設御前火器軍。
他又一次親自拜見賈平章,提出自己的要求。
賈平章在書房裡接見了他,聽完他的彙報後,很吃驚地說道:“我大宋御前火器軍威武至此,仍然不能在野戰中完勝?!”
總統領法可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賈平章說道:“上一次,他們不是賣了我們一批武器嗎?”
總統領法可說:“那隻不過是五百槍轉輪手槍,剛剛能夠配發給軍官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