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河河邊的一處鹽鹼地上,普通商人打扮的小二總督極為感慨。
這他孃的算是歐洲大城市了?!
事實上,小二總督還算幸運,這個時期由於英格蘭王權逐步的鞏固,以及基督教會的權力的擴大。
倫敦城也在這個時候逐漸發展了,已經演變成為兩個城合組為一個倫敦市的模式。
在東面,在古羅馬人的古倫敦城的基礎上建立起新倫敦。
在西面,威斯敏斯特市已經成為了英格蘭王室和政府的所在地。
前一段時期,英格蘭王室隨著國力的增加,開始陸續在倫敦建築王宮,而教會也修建了不少教堂和修道院。
現在已經完成了不少的建設了,其中包括倫敦橋……它是在公元1176年開始建築,到1209年已經完工了。
還有倫敦塔。
它緊靠泰晤士河北岸的塔橋附近,據說是當年的威廉一世為鎮壓當地人和保衛倫敦城,於一〇八七年開始動工興建的,歷時二十年,堪稱英格蘭城堡的典範之作。
到了現在,長腿愛德華一世的父親,亨利三世已經在其外圍增建了十三座塔樓,形成一圈環拱的衛城,使倫敦塔既是一座堅固的兵營城堡,又是富麗堂皇的宮殿,聽說裡面還有天文臺、監獄、教堂、刑場、動物園、小碼頭等小建築。
小二總督剛來倫敦地區的時候,就重點觀察所謂的倫敦塔了。
他發現所謂的倫敦塔塔群建築中最重要的建築是位於要塞中心的諾曼底塔樓。
它是整個建築群的主體,全部是用乳白色的石塊建成,可以稱之為白塔。
白塔應該是英格蘭國王的居住與精銳守備部隊的進駐之所,可以看出最為堅固,在某種程度上它象徵著英格蘭國王日益鞏固和擴大的權力。
在望遠鏡裡看去,樓高大約有三十多米的樣子,共分三層,牆體厚度應該不一樣,但是具體多厚無從判斷,但是二十公斤裝的工程炸藥包應該可以炸開。
該白塔的窗戶口很小,門窗之間用白石相隔,其頂部呈雉堞狀,可以看出是使用長弓兵來防守……塔樓四角聳出四座高塔,三方一圓,裡面應該有樓梯,應該通達頂層。
基督教會這個時候在倫敦城地區也修建了一定的建築,比如已經建成了做為修道院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除了這些建築還算有一些自己的特點外,其它的地方簡直不如流求島上的養豬場!
小二總督只是在這個地區的人口聚集區簡單走了走。
整個倫敦城地區除了倫敦塔塔群建築,其它地方到處都是低矮的石頭房子,他們的屋頂基本都是片石鋪成……只有一些有錢的商人似乎能蓋得起磚瓦結構的房屋……難道磚瓦在這裡賣得很貴?!
他只是簡單走一走的原因是忍受不了這裡的骯髒!
整個倫敦城地區似乎沒有公共衛生系統,街道上屎尿橫流,那些露天的陰溝裡可以看見老鼠竄來竄去……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說不明白的惡臭!
小二總督已經戴上了棉線口罩,但是惡臭仍然能偶爾竄入!
還好吧,主幹道至少是硬化了的地面,輔了一些石板……可以讓四輪馬車透過。
穿著破爛麻布衣的市民們就在這樣的環境裡生活,他們動不動就互相大聲喊叫,似乎還能生存下去。
小二總督在主幹道上走了一個小時,一共才發現有二十多個穿著正常鞋子行人……剩下的,要不就是草鞋,要不就是不知道用什麼裹著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