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學生事件引發的暴亂沒有持續發酵……賈平章復出之後,他嚴厲地斥責了那些參與事件的太學生們。
對那些吃著大宋的肉,砸著大宋的碗的人,絕不能姑息放縱!
四十八名被捕的太學生一律處死!
其他參與者一律降舍等或延長候官時間!
對一百一十九名布衣同樣處以極刑!
……非如此,不能顯我大宋刑法森嚴!!
好吧,人人都知道賈平章真怒了,而且仍然是位高權重……
一時間無人敢附和,大宋有史以來沒有過處死這樣多的讀書人,更別說是太學生了。
賈平章叫囂著,說:“王子犯法且與民同罪,焉能因太學生身份而廢法輕判?!古來哪裡有到皇宮正門大吵大鬧之事?!”
好吧,他站到道德至高點了,沒有人敢多說什麼……後來,謝老太皇太后與大宋官家趙顯到底是仁慈待民,仍然給他們了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太學生一律刺配萬里之外五年,那些布衣之眾則是有家業者全家共同刺配萬里五年,沒有家業者刺配兩萬裡十年!
這個數字嚇死大宋民眾了,現在開始萬里徒徙了?!
但是,至少還能活著,還有回來的機會。
賈平章面對謝老太皇太后與大宋官家趙顯法外開恩,“只能”依從……本來嘛,從來都是恩從主上。
很多人就此更加敬畏賈平章了……《流求時報》上公開讚揚大宋的法治精神,公開盛讚大宋謝老太皇太后與大宋官家的仁慈。
其實楊友行再主筆寫這篇馬屁文時,腦子都差點抽筋了,讚美這種明顯在作秀的行為,很是讓人噁心的。
法律就是法律,人情就是人情,兩者混為一談不說,還要讚美它,挺難!
吳大鵬則意味深長的教導他,說:“我們為什麼把《大憲章》鑄到大鼎上,而只把法律印到書籍裡?
《大憲章》是我們的根本,不能動搖,只能增添……法律則本應以人情為基礎和底線,它本就是道德的底線,當道德在嚴法下慢慢迴歸後,法律也會慢慢修改……你看重法律這是對的,如果你能真正明白,法律不外乎人情,不應該超出人類社會的情感之外這個道理,你就算真正成熟了。”
“……”
吳大鵬說:“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帝國大學學生也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你會怎麼辦?”
楊友行腦補了半天說:“……不會發生的……”
他們才多點人啊,而且都是認真求學的學生,經過好幾輪選撥呢。
“如果時間夠久,上帝國大學的人數夠多呢?”
“……按法律行事!”
吳大鵬嘆了一口氣說:“是啊,遵守法律永遠是值得讚揚的……但是總有一種叫人性的東西,它會在黑暗中閃閃發光……算了,你以後會明白的。”
《流求時報》的馬屁文得到大宋政府的滿意,雙方的合作也許會更進一步了。
但是這個夏天不太可能平靜下來,對流求島來說,發生了兩件大事。
一是西進的支援艦隊終於回來了,他們帶回來小二總督以及南非地區的詳細資料,同時還有數百張照片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