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年紀真的相差很大,善良的中年男人還會把小妻子當成女兒一般關愛。
善良的中年男人會知道自己在年輕時是否在情感上犯過錯……正好給了一個補償的機會了。
他們自己把婚事辦了,連家養小子們都沒有召集,這完全是私事呢。
1283年的國慶節沒有閱兵……但是民間有自己的組織。
去年沒有參加過閱兵的幾個社團本來準備今年搶先報名參加,但是國王沒有安排……人家自己安排了。
幾個社團的領頭人一商量,正好借這個機會炫耀一下自己。
大宋人好顯擺的基因仍然存在……他們還自己改裝了四輪大馬車,弄出十幾架花車,上面擺滿了鮮花不說,還請了上百位女子在花車上表演!
其實早在漢朝的時代,那時候過春節便有了花車表演。
那花車上載著諸多鮮花和十個男女孩童,那些孩童身著各色衣服,戲耍於花叢之間……他們有的身著官服,有的穿僕役、馬伕服飾,他們一起扮演官員出巡、差役鳴鑼開道的戲碼,陣仗既有威風,既富趣味,又具吉祥意涵。
這些遊行隊伍,呈現出年節的歡騰景象。
到了大宋時代,花車上還多出了青樓女伎。
那些勾欄瓦舍中的一些風花場所為了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往往派出本家極品的女伎在花車上搔首弄姿……其它的風花場所當然也要爭個風頭,大家都派出本家極品來爭爭奇鬥豔,看看誰的花車更靚麗,誰家的女伎更漂亮,更會唱歌,更會奏樂,更會舞蹈!
這樣的競爭真是便宜了民眾,不用自己任何花費,誰不願去看美女雲聚、奉獻絕技的場面呢?!
那些男女童子們則是退而後之了,他們一般只能拉著太平有象車,另一些持著八吉祥燈,獅燈,象燈,龍燈,鳳燈及金魚燈等,隨後再跟著一列舞龍,其間或有吹嗩吶,擊鑼鈸,打鼓的樂隊。
還有些孩子會手舉“龍鳳呈祥”牌,與花車上的盤心中童子所舉之“長春同慶”牌相互呼應……這種遊街花車會引來無數人在沿街叫好,遇到大方之人,還會向他們灑銅錢,讓他們瘋搶,又引來無數人哈哈大笑。
1283年的國慶節花車遊街便是由流求島上的風花場所與各大社團自己組辦起來的……有人出錢鈔,有人出花車,有人出隊伍。
弓箭社,鋼刀社,長槍社,火繩槍社,甚至連御馬社和魚叉社也來湊熱鬧……他們模仿上次的閱兵樣子,排列整齊,挺胸抬肚,努力走出氣勢來!
但是,他們只能算是配角,人們都伸長脖子看他們隊伍後的花車,那上面全是美女啊……
那些美女要麼盛裝錦簇,要麼薄衣經紗,她們舞動腰肢,輕展鶯喉……一輛輛花車走過,人們的眼睛都花了。
只有路邊的攝影師們清醒極了,他們認真拍下每一張相片,以後好挑出最好的照片,洗成大相片,掛在自己的照相館裡當廣而告之用。
這種用花車遊街來慶祝國慶節的風俗後來流傳到了世界各地……成了一種狂歡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