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鵬確實低估了這個時代宗教人員的善意,也低估了他們的理解能力。
由宗教人員來從事養老業,再由聯邦帝國出資金與物資,而且以後還可能因此得到大筆善款,這分明是一件惠而不費的好事情!
而且還可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真真是一件好事――――――但是要接受什麼審計,這一點他們也只能認從。
不就是賬目查核嘛,誰出錢鈔,誰自然就有這個權力。
吳大鵬能夠找到的宗教人士無不接受他的建議,還主動組織人員開始去聯邦帝國中比較遙遠的國土分花開葉。
這就是南開城地區的黃坡羅主管為何能看到和尚與道士來的原因。
他當然不知道這些內幕,但是對和尚與道士能在這裡建廟建觀表示高興,來這裡的人越多越好,只要不是搗蛋的就行!
那些和尚與道士只是簡單拜見了他一下,提出要建廟院與宮觀的要求。
黃坡羅主管一口答應了下來,只要不是在耕地和草場上,你們在哪裡選址都行!
結果沒有幾天,兩幫人都選中了桌子山山區,佛家選了西山區,道家選了東山區。
兩幫人連建築人員都是自帶的,根本不用別人管。
當然,一般的建材和生活物資還是要在本地買。
磚瓦窯,水泥白灰窯和木場,這一些基本的簡單的生產生活工業,黃坡羅主管早都搞定了。
所以,兩家宗教人士根本就沒怎麼麻煩他,就開始自己興建自己的建築了。
他也樂得清閒,不去管人家。
黃坡羅主管和大多數大宋的普通百姓,聯邦帝國的普通公民一樣,對佛與道沒有什麼特別深的情感,有了更好!
到了宗教節日,可以上廟裡啊,觀裡啊,走一走,看一看,還可以許個願啥的。
他現在的能力當然想不到宗教的意義,也不知道佛和道已經做了一些改動,人家的工作單位還沒有建好,還不到展開工作的時候。
支援艦隊的帶隊人還給他講了講在天竺馬布裡國發生的事情。
當初,他們在那裡時,黃坡羅主管還是一個普通職員,他只知道發生了戰亂,但是在那個所謂的新商業區裡,他們一會兒準備要打仗什麼的,一會兒又原地待命,又過一陣兒,他們又要直接走了――――――總之挺亂的,不明白後來會怎麼樣。
那個帶隊的人眼睛亮亮地說:“後來啊,我們帝國陸軍來了,足有一千人呢,他們不僅開始訓練馬布裡軍隊,還賣了大量的軍火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