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坡羅主管搖了搖頭,說:“就算加上勞力也到不了這個數字,能有兩萬人就燒高香了……”
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他實在是找不到能吸引人來這裡的辦法,放手一搏吧。
反正他也會以匿名的方式投稿於各家報紙,讓他們自己去猜真象吧。
接下來,黃坡羅主管沒有想到自己還真能燒上高香了……隨船來的,還有幾個和尚,而且竟還有幾個道士!
這裡可有他不知道的原因。
人人都知道,聯邦帝國國王張國安從來不熱衷與宗教,更不喜歡同什麼儒家理家的打交道。
整個流求島上就出現了奇怪的現象。
佛家在八道河地區開光建廟,道家也在那裡興建道觀……回回教、猶太教竟然也跑來建寺院!
聯邦帝國國王張國安根本不管他們,只要符合規劃,只要交錢購買土地,只要遵守聯邦帝國的法律制度……你們就是建成一百米高一千間房的寺院,他也不管。
其實也不算怪現象吧,這與大宋境內的主要大城市差不多……公民們利用各種宗教節日逛逛佛家寺廟,然後再去逛逛道家道觀,甚至去回回教那裡看看熱鬧,雖然他們一直弄不清楚回回教與猶太教的區別。
聯邦帝國國王張國安認為這很好很和諧……他建了流求小學,中學,技校體系,可是還有幾家挺出名的什麼什麼書院跑他這裡來開分院,他管都不管,沒有采納教育大臣楊友行的意見,想把人家擠出教育體系。
教育的種類多一些有什麼不好?不讓人家去學,你怎麼會知道你學的都是一些傻逼文化??
這話把教育大臣楊友行說的一愣一愣的,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聯邦帝國國王張國安的威嚴感是越來越濃了。
但是,當他的朋友們,吳大鵬等人回來後,他們則不太贊同張國安的做法。
吳大鵬說:“讓公民們自由選擇,這貌似公平,但是對未來的發展不太合適啊……”
張國安說:“你們怕以後不是一神論的對手?我個人認為,宗教的問題不是在於宗教本身,而是在於整個社會體制……我就不信在這個社會體制裡會出現極端勢力?!”
“不是這個意思……我是想說,我們得幫助佛、道一把……它們一個過於內斂,寧可爛死在東亞;一個過於鬆散,沒邊沒沿的……”
“哈哈,你想搞宗教改革?!還有這閒心?!”
其實他的幾個朋友回來後,都是忙死了。
吳大鵬幫助聯邦帝國完善了司法結構,清晰地分出了司法的三權:巡警、公檢和法院。
最重要的是,他推出了審判團制度。
幾個人一商量,這個好啊,讓他們公民自己人判自己人的案子,法官管管一些小案子,維持一下審判過程的公正性,負責量量刑就可以了。
宋子強樂了,說:“就算是判錯了,我估計公民們也主要會怪審判團成員們……不會鬧到我們這裡。”
萬士達則說:“一個懂常識的正常人,他判斷對錯的可能性若是百分之六十比四十的話……如果是十個二十個人都這樣,那麼判錯的可能性就會是百分之四十的連乘二十次,機率會降到最低了……”
吳大鵬滿面春風地聽著朋友們的點評,功夫沒有白下啊。
忙完司法,他又想著手宗教了……
ps:感謝書友poloyello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