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住房,建倉庫,分配物資,佈置任務,幾乎所有的事物他都要處理好,誰叫他是本地的主管呢。
不過還好,他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不到二十天建起一個小鎮子……雖然仰仗了物資材料與人力技術的優勢,但是,也極為難得了,可以當成一個成功的案例。
小二總督他們終於可以放心的重新啟航了……他們在一個下午時分一起吃過百魚宴後出發了,他們揚帆北上,將要前往一個東方人從來沒有去過的海域。
小二總督與王丁中校兩人心中都充滿了激動,說真的,不是為了財富,而是歷史將要記住他們的名字。
南開城,南開海角,天賜港,桌子山……那都是他們起的名字,如果不出意外,那都會與歷史同存。
帝國國王給他們的海圖上在所謂的西非海岸線上做了幾個標誌,說那幾個都是巨大的河口,只要沿著海岸線北上,根本不用擔心淡水和食物補給。
整條海岸線上除了南北部的頂端部分,其它的地方都會是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
森林會提供航海所需要的一切……
小二總督對所謂的西非黑人感興趣,資料上說他們與高個子,長腿長胳膊的東非黑人大大的不同。
那些人遠比東非黑人要黑,而且是黑中透亮那種。
他們身材要矮小一些,但是比較結實,勞動耐力差一些,但是爆發力大。
他們比東非黑人更具有反抗力……這一點,小二總督銘記在心中,也許是他們在叢林中互相廝殺更激烈些?
反正小二總督明白,他將採用更加懷柔的辦法來對待他們。
迦納利群島的開發不可能全用天竺勞力,就近招募西非黑人才是最佳選擇。
王丁中校當然也是這樣認為的,他還期待著到時候能把西非黑人運往澳洲呢,聽說那裡的棉花種植大戶們迫切需要黑人……他們一直稱讚黑人適合種植棉花,而回回人販子根本沒有能力到達西非,所有,這活兒需要自己幹了。
他對所謂的反抗精神多少根本不在乎。
王丁中校說:“不用管那個,我們是招募勞力,又不是去殺人放火,原先怎麼待東非黑人的,也怎麼待他們!”
事實上,澳洲的棉田種植大戶或其它牧場主對待黑人或白人奴隸態度都不錯,原因很簡單,因為帝國國王認同奴隸買賣,但是要有時間期限,也就是說替買主工作最多五年後,必須還給人家自由……這是一條法律規定,而且做為最大的奴隸買主,帝國國王從開始就是這樣做的。
每一名奴隸的買賣都必須透過收稅記錄而登記在案,大小人販子沒有能逃過收稅這一關,因些,每一名奴隸的去處與購買時間都是清清楚楚的。
除了保證奴隸的自由外,這條法律規定還帶來一條好處,那就是無形中壓低了奴隸的購買價錢。
聯邦帝國確實需要奴隸,但是因為要還給奴隸自由,價格上當然不能按照終身制來算。
回回奴隸販子想要高價,那也得考慮能不能賣出去才行。
全世界最大的買家當然也有定價的權力。
所以,奴隸價錢始終平穩,根本沒有暴起暴落的現象,處於長期的正常運營中。
那些棉田種植大戶或其它牧場主當然不願意工作期滿後的奴隸成為自由人後,主動離開自己。
五年的工作,完全可以培養出一個農業技術能手,讓那樣的人走了,絕對是個損失!
所以,在奴隸還是奴隸的期間,善待他們一些,將來就可以留下他們繼續為自己工作,為自己掙來錢鈔。
這都是簡單的常識。
PS:第三更,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