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鵬說:“整個帝國的基本架構還算合理,還有許多細節要處理一下……帝國這個名頭,聽著就有力量!
以後你想選哪裡來加盟?”
萬士達想了想,說:“老宋的意思是他以後要在澳洲發展,爭取把那裡開發成整個帝國的工業與畜牧業供應基地……我想我以後去南美吧。”
“那我就去北美……先從北美的南部發展,儘量避開小冰河期。”
“你的大東北不要了?”
“要!怎麼不要……可以跨白令海峽來管理嘛!”
“……哪有那麼多人口。”
“一切都慢慢來吧,開發從來都是從點到面的發展,別被廣大的面積嚇著。”
計劃歸計劃,他們還要慢慢從現實著手。
流求島上最需要的是跨河大橋,還是可以同時過火車的兩用橋。
除了去婆羅洲的王德發外,他們不得不都放下手關的工作,齊心要建好第一座跨河大橋。
因為它將是標誌性建築……是對運用鋼筋混凝土構件及其技術的第一次考試。
他們乘坐了張國安的私人快艇來指揮現場作業,其實那快艇就是一條一百五十噸級,八十馬力的硬木船,由於整體是流線性結構,而且動力較大,所以讓它行駛起來極有氣勢。
但是因為鍋駝機弊端的限制,它的腿短,跑不了多遠,只適應用在內河上航行。
王德發當然也收到了朋友們回來的資訊,他極為高興,但是由於文來河口地區剛剛開始開發,他一時間走不開,便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來問候他們。
吳大鵬與萬士達當然不會怪他,他們研究了婆羅洲的發展計劃,認為過於保守,提出眼光要放遠一些,要盯住整個天竺地區才行。
天竺地區土地肥沃,人口眾多這是優點,各種宗教,各種勢力混雜,這也是優點。
可是不久以後,他們發現竟然被新東方集團公司搶先動了手,而且他們還要替他們擦屁股……當然,這都是後話了,以後再說。
眼下還是以建設大橋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