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狗總督心裡有數,他知道截至到1280年10月末,整個澳大利亞西部山區發現了的已經備案的大小金礦,不過七座;若是算上一些實在太小,不值得備案的也不過二十座。
至於那些從山區裡得到幾兩幾十兩砂金的淘金客,也不過上百人。
事實上,與到這裡淘金的人數相比,成功者可能不到百分之一!
他開始還有點擔心,怕淘金潮會斷了但是結果證明,他低估了炒做的效果。
《流求時報》上只是如實報道了幾家金礦的發現過程,再把它們出產的黃金數量寫出來,使澳大利亞西部山區可能有金礦的傳說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真事。
整個大宋的民間就沸騰了!
報名去淘金的人數立刻翻了一番,張島主借勢把每日到百思城的航班加了一班。
人人都知道張島主對黃金白銀不太感興趣,這也讓他的家養小子們看透了黃金的本質。
他們知道,如果把錢庫裡的黃金都花出去,市場上就啥也沒有了,到最後,可能一兩黃金都買不來一塊麵包來!
所以說,黃金最大的作用就是放著不動,告訴別人你有罷了,或是打製成裝飾品來讓別人羨慕。
所以,張島主對開採出來的黃金走向漠不關心,你願意自己留著,願意賣給商鋪,賣給錢行都可以流求島上根本就沒有專賣!
不像大宋政府那樣,到現在還死死把著茶葉專賣,堅決不準自由買賣。
這一次張島主就沒有辦法了流求島上的茶葉出產高,而且炒茶的品相還好,但是,讓人無奈的是,確實沒有大宋的茶好喝,連黑白種人都能喝出來!
所以,這個可不像是開啟海鹽專賣的口子那樣簡單了。
不過張島主也有辦法,他正在婆羅洲那裡種植咖啡果呢,等到時候看看牛奶粉加糖的咖啡能不能再挑戰大宋專賣的茶葉!
話說回來,張島主任由民間藏金,民間買賣,因為他有自信可以讓那些人再用真金白銀來買自己的物資!
當然,這些物資要對他們有用。
張島主考慮了一下,給啃狗總督寫了一封信,讓他適度發展東澳大利亞,並又給了他一個座標那裡就是後世的墨爾本。
他很滿意這個土著家養小子的工作。
啃狗總督沒有被黃金矇住了雙眼,他認真地開發農場和牧場,加大城建的規模和港口建設,藉助那些勞役犯,還有自己送去的日本農民,把生活物資的出產當成了大事。
真不錯啊,張島主心裡也有數,往那裡運送生活物資的海船越來越少,反而能運回越來越多的焦炭和硬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