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與南宋同行> 第三百二十九章 老王不能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二十九章 老王不能走! (3 / 3)

從戰略上說,韃靼軍隊並無十分把握攻佔此城。

忽必烈當時並不急於攻城,他認為如果能兵不血刃,訂立城下之盟,那才是上善之策。

於是忽必烈派遣玉律術、王君侯、王鑑三位特使入城,招諭大理國段氏出降。但大理國段氏、高氏君臣卻頗為自信,他們殺了三位使臣,絲毫不理會忽必烈的招降。

國王段興智、相國高泰祥引兵出戰,與韃靼軍大戰於羊苴咩城下。

面對堅固的城池和高昂計程車氣,蒙古軍一時攻城難克,

忽必烈決定再遣使臣招諭大理國君臣,勸其出降。“三返弗聽”,大理國斷然拒絕投降。

忽必烈突奇想,他命令挑出韃靼勇士組成一支特工隊伍,繞道蒼山西坡,由西向東翻越蒼山。

後來這支登山部隊,十之八九死在蒼山之上,但最終餘部完成了使命。

存活下來的軍士,在蒼山上組成一支奇兵,軍旗招展,鼓號齊鳴,由山頂直衝而下,突入城中。

大理國君臣被這種“太陽從西邊出來”的氣勢所逼,棄城而逃,退守姚州、善闡。

此次軍事行動,是自南詔統一洱海地區以來,外部軍事力量第一次攻入羊苴咩城,南詔大理國城防體系被韃靼鐵騎踏破。

大理國末代國王段興智出奔至昆澤被擒,後降韃靼強盜集團,被封為世襲大理總管,段氏大理國至此滅亡。

韃靼軍隊雖獲得大勝,但損失也是空前的:當年出師奔襲大理國的1o萬鐵騎,經過摔死淹死或戰死,僅存2萬,損失了五分之四。

滅大理國後,忽必烈的戰略意圖實現,對大宋形成了夾擊之勢。

甚至在公元1258年,當韃靼大軍三路進攻大宋時,大理國王段興智的叔父段福,率領“爨白軍”,隨韃靼大軍征戰至鄂口!

大理段氏已經完全投降了韃靼強盜,而且成為他們的馬前卒還哪有什麼段氏子孫血泣來求復國?!

分明又是賈老狗搞鬼!

但是,隨即而來的各種大宋報紙上,又開始刊登出怒討大理國“爨白軍”的各種訊息。

張島主和王德主家頭碰頭研究了一下地圖,他們現大宋確實有必要征討大理國地區可以為他們自己去除掉一個後患。

王德主家說:“也好,雲南嘛,我們需要那裡的有色金屬,比在菲律賓群島上開採還容易”

“你是說我們牽扯住北方勢力,坐看他們平定南方的後患?”

“幫幫他們吧,我還是那句話,別讓我們的歷史成為他們的未來!”

書客居閱讀網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