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與南宋同行> 第三百零四章 我們是新瓦崗寨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零四章 我們是新瓦崗寨軍 (2 / 3)

孫知州的眼睛一亮棉花好啊,此物價值遠比小麥和玉米值錢,若是如他所言,種上幾萬畝,上交給滑州一成半的租子他快速算了下,足夠頂上自己的缺口,而且民眾還可以降一成。

如果能將民眾的賦稅降下來,必得民心,這不僅是惠而不費的事情,自己為官的口碑那將留名青史啊!

那人提出還要徵集一大批農民反正也是農閒期間他出口糧和費用,也好集中整理棉田,他手上有善種棉田的農師指導。

孫知州聽完後都要笑出聲了,他哪裡管什麼農師不農師的,那行商可是給了他一大筆好處那錢鈔有多少?不便與他人言

幾千人一起忙碌的樣子很壯觀!

開春前孫知州幾乎天天去觀察那裡有他的一成半,那裡有他的未來,那裡有他的民心。

但是不久後,傳來一個不好的訊息:今年秋的賦稅又上調了但是孫知州不怕了,那棉田裡的棉苗正在茁壯成長,什麼損失都可以從那裡找。

孫知州肯定不懂這樣的哲理: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但是孫知州知道,那棉花最終是要在棉田裡出,所以,他不擔心。

稅賦漲,他的分成就漲他能看出那個租田者強抑制住的不滿,但是他也沒有辦法是吧?

這兩年,他由於破天荒完成了賦稅的任務,得了上級的優評,調回京西路之地指日可待!

他盤算著,如果確定要走了他可以把那分成再調高一點,回去做官,手上錢鈔太少可不行。

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

眼看著要開始採摘棉花了,結果出事了。

出事這一天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一天。

滑州城由於這兩年種植棉花而好過了些。

種棉花需要人力,採摘棉花更需要人力租種棉田的那人從不欠人工錢,因此許多人就多了收入,甚至吸引了不少外地人來這裡勞務。

人多了自然就有了生氣,大家多少都有些收入,自然市場上就有了活力。

街道上人來人往,做小生意的人也多了起來。

今年的種植的棉田比以往多,而且又是一個豐收之年,想必會給很多人一些美好的希望。

這個早晨就連守城門的人也沒有注意到,一些外地人三三兩兩的就走進滑州城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