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車要比馬拉四輪車省錢鈔,它的速度慢,而且因為能聞到車伕的汗味一般只有小商人之類的人坐這種兩輪車。
楊友行主編在心裡咧了咧,無奈地上了另一輛。
一黑一白兩個車伕便開始小跑起來。
人力車伕只需要能聽懂地點,能認路,其它的就看體力了。
這份工作的收入也不算少,多勞多得。
他們的人力車都是車行的,想要成為自己的,還要跑上一段時間。
楊友行主編看他們上衣背後的印記,看出他們屬於兩家車行。
兩輛車並排跑了起來,由於路況好,一點也不顛。
沈千千不解地問楊友行主編:“小楊,我有一事不明,那個胡廠長為何對雙輪車和四輪車如此熱衷?寧可無甚利潤也要多多加工出來??”
楊友行主編知道這裡的原因,張島主當時還給他們講過這裡的道理。
水上運輸不必多說,陸上運輸,尤其是短距離的運輸工具現在尤其重要了。
大宋境內一開始時正在流行“去輪化”,那種兩人或是四人抬的人力轎子正在官員大戶之類的人家流行起來,甚至還有把轎子帶到流求島的!
張島主不知道為何痛恨這種雙輪車到獨輪車甚至到了沒有輪子的人力轎子的發展方式。
楊友行主編當然不知道後面的歷史中,無輪化的轎子要持續多少年,他只能學著張島主的話說:“很簡單啊,雙輪車和四輪車節省很多勞力那些勞力要是從事別的工作,豈不讓我們得利更多?!”
沈千千馬上明白這裡的道理,在流求島的八道河和其它城市看,確實是這樣的。
她感嘆道:“在臨安城恐怕沒有這裡這樣方便那裡的拱橋甚多!”
楊友行主編搖搖頭說:“你有段時日沒回來了,也沒有去臨安城看看,那裡的轎伕已盡失業了”
這是真的臨安城裡已經流行起四輪車和兩輪車,甚至都出現了個新行當,在一些極難行進的拱橋上,有一些半大小子幫忙推車,他們還可以掙車伕的一份錢鈔!
大宋政府對這種新式交通工具還沒有來得及制定什麼管理條例,所以,一時間大商大戶人家的四輪車個個都是金碧輝煌,怎麼能炫耀怎麼來裝飾。
楊友行主編說:“大宋那面的工匠也跟著仿製,但是料材不行,一般有條件的人家都直接上我們這裡來定製張島主說過,人不能只考慮掙錢鈔,那就有些小家子氣了”
沈千千不在意地反擊道:“那就去賭博?真不懂你為何會十賭九輸”
楊友行主編偷偷白了她一眼,等你賭蹴鞠,你就明白了。
流求島八道河城裡的生活也許波瀾不驚,但是山東地區的生活就波瀾壯闊了。
小二和王徵到青島碼頭時,看到碼頭上來來往往的海軍,心裡頓時就激動起來了:
這是我們的時代!
大丈夫生逢此時才是最大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