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章賈似道被大宋官家趙禥恭恭敬敬地請了進來,同樣賜了錦墩,他對自己師臣的尊敬之情,始終沒有改變過。
平章賈似道看到大宋官家趙禥的神色比先前好多了,心裡也輕鬆了一些。
先前聽到官家的身體有恙時,他沒有當一回事情……但是御醫向他密報說,此次甚為蹊蹺,脈相與神色與常人不同……
平章賈似道當時笑著說,官家當然與常人不同……那個御醫又說,與官家先前也是不同,似乎有不祥之兆……
平章賈似道的臉色黑了下來,捋著鬍子說:“可否找個流求大夫來看看?”
御醫的一舉一動,都關乎皇帝的安危,因此即便他們地位低下,但是一旦能夠治癒皇宮貴族的病,得到皇族的信任,那他們就能享受無盡的榮華富貴;然而也可能僅僅因為一個小小的診治失誤,抑或是皇上的一念之差,這些榮華富貴就會在一夜之間消失殆盡,甚至還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這就是御醫的命運,不知道自己的明天是光明還是黑暗,他們心理所承受的壓力是非常人所能想像的。
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之下,他們有采取中庸之道,不求治好,但求治不死的;有捲入政治紛爭,為一己之利,不惜施下毒手的;有為了醫好帝王的病不惜以自己性命做賭注的;也有正直不阿,敢於直言的。
當然,也有投靠當朝權貴,以求自保的人……
那名御醫拱手道:“那流求大夫,只不過極擅於醫治冷熱病,他們手中的金雞納霜算是一味神藥,但是藥性甚烈,需要謹慎使用。”
此時,流求島出產的金雞納霜已經在大宋境內廣為流傳,凡是患冷熱病者,不管是在發作時吃,發作後吃,還是在發作間隙吃,能痊癒者,十之八九。
流求金雞納霜已經成為剋制瘴氣的神藥……救人無數。
但是,流求的其他醫術則不足為奇。
平章賈似道聽他稱流求大夫這個稱呼後,也明白那裡的醫術不甚高明。
他對這個御醫極為信任,對他的話深信不疑,因此不得不對官家的生死有些擔心……
在那面的世界裡的資料上看,有生卒可考的三百一十位皇帝,他們的死亡資料為:
第一點,自殺與他殺等非疾病死亡的一百人,因病死亡的二百一十人,各佔總數的三分之一與三分之二。
第二點,在皇帝常見病中,排在首位的是中毒,這裡包括丹藥中毒、酒精中毒、春藥中毒等,腦血管疾病與精神疾病分列二三位。
第三點,不計自殺或他殺的一百位皇帝,病故皇帝的平均壽命接近四十八歲。
第四點,從平均壽命的朝代曲線來看,秦漢皇帝最低,僅三十四歲;隋唐逐步上升到四十四歲;宋遼金君主四十八歲,與歷代皇帝壽命均值相當,達到第一高峰期;元明時期有所下降,甚至低於隋唐的均值;清代攀上了最高峰值,平均五十三歲。
大宋之所以能達到第一高峰期,除了前代醫學發展的鋪墊作用,也有大宋時代帝王對醫療的高度重視的原因。
大宋早期就在中央設定了翰林醫官院後改名為翰林醫官局,但在職能上沒有變化。
翰林醫官院初建時期,定員在140人左右,但後來管理不善,冗員大增,最高的時候竟然達到1000多人,經過減員,逐步縮小了編制。
醫官在宋代剛開始為武階,後來改為文階提高了地位。
他們一共有14階: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為從六品,是官職最高的;成全大夫、保和大夫、保安大夫、翰林良醫為正七品;和安郎、成和郎、成安郎、成全郎、保和郎、保安郎、翰林醫正為從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