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與南宋同行> 第二百一十八章 好東西都屬於韃靼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一十八章 好東西都屬於韃靼人 (2 / 2)

當山東被流求衛隊佔領了後,他們感覺機會來了,到山東傳教,那是理所當然的……他們當初就是在山東起家的,然後又走出山東,所以再殺回來肯定很容易。

可是事過境遷,他們發現山東民眾與他們想象中的不太一樣了。

全真教義中,出世思想濃厚。

它指出人生是“苦海”,家庭是“牢獄”、“火宅”,夫妻恩愛為“金枷玉鎖”,勸人“跳出樊籠”,看破功名富貴,學道煉丹,以離“苦海”修得正果。

這正果是什麼?

便是人的真性。

長生成仙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它是區別於其他宗教的根本標誌,全真教的基本信仰也是如此。

但是它和舊道派有很大的不同,舊道派大都認為,經過修煉,形、神皆可不死,故其信仰是肉體與精神一起長存,即所謂“白日飛昇”。

全真教則不然,它在成仙信仰上,不再追求“肉體不死”,只追求“真性”解脫和“陽神”昇天。

他們認為,人的肉體是要死滅的,人的真性或陽神則可以長存。

“修行須借色身修,莫滯凡軀做本求。假合四般終是壞,真靈一性要開收。”又謂“唯一靈是真,肉身四大是假”。

因此全真教批評肉體長生的追求者……既然肉體是要死的,只有“真性”、“陽神”得到解脫後可以長存、昇天,因而他們乃視人的肉體為桎梏,意欲其毀滅,以便真性、陽神的早日解脫。

所以全真教教義裡充滿了破斥肉體、否定人生的言論。

比如邱處機當年斥肉體為“臭皮囊”和“爛肉”,“一點如如至性,撲入臭皮囊,遊魂失道,隨波逐浪,萬年千載不還鄉。”

斥人生為“苦海”、“火宅”,視父子、夫妻親情為“冤業”。

全真道倡導道士必須出家住宮觀,重陽祖師立教之初,令出家者須住庵修行,居住條件力求儉樸。

全真道教初期重陽祖師把人的七情五欲視為成仙證真的障礙,生死輪迴的根由,要人把七情五欲都消散,脫人之殼而與天為徒。

特別是丘處機奉答成吉思汗時稱:“學道之人,……世人愛處不管,世人住處不住,去聲色,以清靜為娛;屏滋味,以恬淡為美。……眼見乎色,耳聽乎聲,口嗜乎味,性逐乎情,則散其氣。”而氣散則體衰夭亡,死後還要沉於地為鬼……凡人修道先須依此一十二個字:斷酒色財氣,攀援愛念,憂愁思慮。”

當時,成吉思汗聽完後樂了,對極了,好東西都屬於韃靼人,好女人也正是如此……正好讓你們漢人自己過一過苦日子!

全真教受了鼓勵後,更進一步規定道徒要儘量減食、省睡、斷****,宣稱修行之害,食、睡、色三欲為重,多食則多睡,多睡****所由生。

隨著組織的擴大,特別至元初進入鼎盛以後,原來簡樸的草菴,變成雕樑畫棟的大殿高堂,但是宮觀的管理制度和清規戒律卻隨之逐步完善。

其制度和規戒,大部仿效佛教,制度之完整和實行的嚴格,在道教諸派中是首屈一指的。

經過重陽祖師及其弟子們對全真道教義、教規以及理論方術等的全面闡釋後,使全真道具有了較新的面貌而屹立於諸道派中,為後來發展為道教兩大派之一打下了基礎。

鐵嘴李一開始時是信心滿滿地來山東地區傳教……所謂的流求衛隊也並沒有什麼可怕,只要不違備他們的規定,自己可以任意行走,連他們的度牒都沒有人檢視。(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