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他的各項政策越來越得到推廣。
在經濟政策上,他允許公家和私人冶煉鑄造鐵器,但是卻由官方設局專賣;仍然禁止各種人員不得私造銅器。
他千萬百計想使百姓的財力不會窮盡,保證國庫的用度。
他主持發行屬於韃靼強盜集團的錢鈔,俗稱交鈔,強行指定幣值發行,而且主要用來與宋交易……他透過戰爭威脅等辦法,強迫宋朝政府為他多發行的交鈔買單,結果讓宋朝政府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了,畢竟這種間接搶劫的辦法,總比直接動用武力搶劫的辦法造成的損失小。
大宋政府一直秉承著息事寧人,以財消災的辦法……純粹用商業的辦法來理順對外關係,只要讓韃靼人可以購買商貨就能免於戰爭,這對他們來說太樂意了。
凡是花費錢鈔就能解決的問題,永遠都不是大問題……平章阿合馬敏銳地發現了大宋政府的這個特點,一時間有恃無恐。
漢臣集團氣急敗壞地看著那個理財派的代表,一個長著色目的回回人,正在上下其手,光明正大地安插著自己的人手。
被平章阿合馬打下的漢人官員,無一沒有腐敗之行……當然,在韃靼強盜集團建立的體制裡,不貪點兒送點兒,根本就無法生存,所以,他一打一個準兒!
而且,他也不是隻針對漢臣,少數韃靼的底層官員,如果不聽話,他也照樣舉起經理法的大棒,甚至死了都不放過!
有一個叫亦都馬丁的中低層官員,由於虧欠公家的銀錢得罪罷官,死了以後,虧欠的還有很多沒有還清。
由於先前他一直對平章阿合馬的經理法妄議不停,他於是透過中書省上奏商討處理辦法,大頭目忽必烈都公開挺他說:
“這是有關錢財糧食的事,去和阿合馬商討。“
大頭目忽必烈非常滿意平章阿合馬的經理法行動,因為國庫正在充實……至少那些遠來的大軍都得到了必要的補給,沒有鬧出亂子來。
所以,現在那些韃靼大貴族和漢臣們都迫切發動戰爭來阻止理財派推行的什麼經理法,館陶事件正好是一個現成的藉口……他們不約而同的行動都是有原因的。
大頭目忽必烈此時正在兩難中,按照平章阿合馬的報告,再有一年左右,整個韃靼強盜集團的體制將要得到梳理,為整體走向正規化,甚至國家化的方向而增加動力。
這不僅僅是稅收問題……大頭目忽必烈從平章阿合馬的報告中看到了新的希望,他當然明白這樣做的好處了。
但是,這裡有個時間問題……眼下體制內部推動戰爭行為的各方勢力不容輕視。
大頭目忽必烈的權力再大,也不得不考慮重要成員的態度。
最為關鍵的地方,大軍長期不動用,不利於地方上的穩定。
PS:最近實在太忙,對不起支援我的朋友,十一月份就好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