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與南宋同行> 第二百零一章 到底誰是敵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零一章 到底誰是敵人? (3 / 3)

大宋時期,人們在炎熱的夏日可以製造人工風與人工雨,來給自己消暑納涼。

這種扇車本是大宋傳統的農用器具,據說在西漢時就已經發明使用了,當然也會傳到了北方。

地方官董方在傭人搖動起來風車後,感到一陣清涼,禁不住唱起小曲來了,這些時日的煩擾全都排解了。

他剛想休息片刻,他的夫人卻過來了。

她在他的身過坐好,說起了大宋岳家軍裡背嵬軍。

原來在宋金作戰時期,岳飛的部隊把金人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十年對金作戰中,岳飛的軍隊以犧牲一萬五千人,傷殘兩萬人的代價,殺死戰鬥力強悍的金兵約十五萬人,殺傷至少五萬人。

金人發出了“撼山易,憾岳家軍難“嘆息,對岳家軍是又怕又恨。

在強悍的岳家軍中,又有一支屢屢以少勝多的軍隊,那就是背嵬軍,可謂精銳中的精銳。

他們都是韓、嶽兵之精兵,常選于軍中角其勇健者,別置親隨軍,謂之背嵬,一入背嵬,諸軍統制而下,與之亢禮,犒賞異常,勇健無比,凡有堅敵,遣背嵬軍,無有不破者。

至於為什麼“親隨軍“要“謂之背嵬“呢,據說是韓世忠首創,後來被岳飛借鑑。

“燕北人呼酒瓶為峞,大將之酒瓶,必令親信人負之。韓兵用以名軍,峞即罍,北人語訛故云,韓軍誤用字耳。“

也有說,韓世忠原為大宋西軍,駐守陝西的部隊,長期與西夏作戰,軍官,因此也有說法認為“背嵬“一詞是西夏語的音譯,用以指驍勇軍士,由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始創。

岳飛背嵬軍作為自己的親兵衛隊,步兵由岳雲統制,騎兵由王剛統制。兩支部隊由岳雲統一節制。騎兵背嵬主要裝備有長、短刀,約十支短弩,二十支硬弓弓箭圍盔,鐵葉片革甲。

背嵬軍戰術多變,常常分成多個獨立的戰鬥小組,緊密配合。與敵人作戰,往往距離敵人一百餘步由七八人放箭,七八人用短弩射馬,然後長刀對劈,迅速衝鋒,集結,再衝鋒,從而量殺傷敵兵。

憑藉著這支強悍的部隊,岳飛百戰百勝。

在紹興十一年,荊湖宣撫司罷,改任傅選為鄂州御前背嵬軍同統制。

可見,背嵬軍已被朝廷納為己有,有了正式的番號,成為“御前“的軍隊之一。

地方官董方的妻子說:“官人,你以為那流求海盜如背嵬軍如何?”

他當時就感覺不好了……岳家軍中的背嵬軍人人皆知,而那些流求海盜的戰鬥力也驚人,已經有人在暗中把他們和背嵬軍比較了。

他們曾經在山東地區以幾百人大破數萬大軍,這個傳聞也許誇張但是也說明他們的作戰能力極強……但是,他們如何能被自己這幾百民眾嚇跑?(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