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章賈似道笑呵呵地看著年輕的法可統制的表現,感覺這小子越來越成熟了。
在官場上什麼叫成熟?
就是要在領導者感覺興趣的地方大談特談,而且在談話的過程中,要讓領導很容易提出總結性的觀點……
法可統制說:“流求海軍在流求周邊主動圍剿海盜,讓民間的商船、漁船、客船通行更加安全和方便;他們斷了韃靼強盜集團的海上貿易通道,據說大都地區的物價劇漲,民眾苦不堪言;他們在天竺附近打敗了大股的波斯海盜,讓我們的遠航更加安全,威名遠揚……為我大宋增加了很多的商稅。”
大宋官家趙禥用手指敲著御案,慢慢地說:“財富來自海貿,海上必須要有強大的力量來保商民安全……我大宋水軍眼下實力尚待加強!”
法可統制在錦墩上拱手道:“陛下英明,大宋需要強大的水軍!”
這個恭維自然流暢,水到渠成。
平章賈似道心裡嘆道,後生可畏……
事實上,整個歷史中,從沒有一個朝代如大宋這樣重視海商,各個時期的大宋官家也無一不看重商業發展,他們釋出的與此相關命令遍佈史策……大宋官家趙禥的話只不過是一個總結罷了。
大宋剛成立時,即頒發一系列恤商的法令,寬待商人,鼓勵商業,如太祖詔令:“榜商稅則例於務門,無得擅改更增損及創收。”
又如太宗詔令:“自今除商旅貨幣外,其販夫販婦細碎交易,並不得收其算。”
也就是說,一些細碎交易早在流求前就不得讓人收稅,並嚴禁官吏勒索、刁難商賈,任何官吏如果非法滯留商人三日,加一等判,罪止徒二年,如果乞取財物,贓重者,徒一年。
甚至在一部分商法的制訂過程中,商人還被大宋政府邀為座上賓,參與修法。
大宋太宗朝,陳恕為三司使,也就相當於那面世界的國家發改委主任,他在制訂茶法時,就邀請了茶商數十人協商討論各條利害。
當時的爭論很激烈。
茶商提出的方案是茶的商業利益盡歸商人,這樣的結果則是商人取利太深;官方的方案是國家專營茶葉,利歸官府,商人則會滅裂無取。
最後大宋政府採納了折中的方案,提出公私皆濟,換言之,即吸收了商人的意見,也加上了大宋政府的政策。
以此看來,大宋政府在商業立法過程中不但給予商人表達利益的渠道,制訂出來的法律也照顧了商人的利益,這在其他王朝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更重要的是,這些不是個案,而是一種新常態。
當然……一切都要在不能影響了皇權這個核心的地方,如果碰了,肯定說翻臉就會翻臉的。
法可統制接著說道:“流求海軍的戰艦,竟然不用拍杆,也不用易被海風吹亂的床子弩……竟是將火炮藏與腹內,一排七八門,待到海盜戰船臨近之時,開啟炮窗,突然轟去,海盜船猝不及防,船上頓時血肉橫飛!
不幾時,那海盜船便會沉入萬丈海底……”
大宋官家趙重重點了一下御案,說:“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可讓那流求海軍獻上造船之法,以壯我水軍軍威……御前海軍,這個名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