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年,日漸老邁的成吉思汗和所有的封建帝王一樣,開始渴望長生不老之術,在聽聞了“丘處機是三百歲的活神仙”傳聞後,下定決心要請丘神仙幫助自己長生不老。
這時已經72歲高齡的丘處機欣然應召,帶了18位弟子西行面聖,走了兩年多,在1222年初夏,到了大雪山,就是那面世界的阿富汗興都庫什山,鐵木真隆重接見了風塵僕僕的丘處機一行……至此全真教到了發展的最高峰,它的最鼎盛之時,“東盡海,南薄漢淮,西北歷廣漠,雖十廬之聚,必有香火一席之奉”“黃冠之人,十分天下之二。聲焰隆盛,鼓動海嶽”。
端的是了不起!
這遠比第一次分裂江湖人士的影響力要大。
當年,金朝使大宋被迫南歸後,那些江湖人士就分成去南派和留北派,大家各自在自己的地盤裡活動,偶爾有勾通都很方便,兩個派別事實上也沒有什麼嚴格劃分,由於兩個地方戶籍之類的管理都很寬鬆,他們還有可能互相去對方的地盤居住一陣子。
但是第二次的分裂影響確實太大了……公開全面的投靠官府,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
這個現成的榜樣很是影響別的江湖人士……他們中也有愛財的,也有愛權的人物,當然也有想發展本幫派的天然使命感的人。
儘管全真教一直臣服於韃靼強盜集團,但勢力日盛的全真教還是引起了他們的猜忌,早在元憲宗蒙哥汗時期,喇嘛教和全真教為爭奪天下宗教總領地位,就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佛道《化胡經》之辯,這就是著名的“戊午佛道大辯論”!
這場辯論賽中,雙方各出17人,全真教首席代表是李志常,而喇嘛教首席代表是大名鼎鼎的薩迦五祖八思巴。
喇嘛教在元廷的暗中支援下取勝,奪得了宗教總領的位置,而全真教由此逐漸衰落,風光不再。
由此可見,雖然王重陽以及他的繼任者一直將全真教定位於“宗教服務於強權”的角色,但韃靼強盜集團卻掌握著全真教的生殺予奪大權,既可以提拔、賞賜,也可以打擊、限制。
韃靼強盜集團一邊讓喇嘛教取代全真教的位置,一邊不停擢升已死的王重陽的名譽地位,甚至到元武宗至大三年加封其為“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的光榮稱號。
對他們一手硬一手軟,既利用全真教穩定政權的宗教作用,又不至於形成新的“黃巾之亂”。
對於“從未抗金、一直親元”的全真教來說,真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悲。
但是對於其它江湖人士來說,這是一條好的路子,完全可以投奔強權嘛,獲取好處為先。
所以,相當一部分人主動投靠了韃靼人,甘於成為鷹犬……當然還有一些人只是為了生活,比如朱都頭這樣的。
那些主動投靠的鷹犬們一方面四處去搜集情報,另一方面替主子網羅人才……很賣力。
另一方江湖人士一直隨著大宋而行,他們不求功名利祿,也不求顯赫名聲,默默生活……當然,大宋對這樣的人也不關注,不重用。
第三方江湖人士則是主動來到流求島或是山東地區,他們完全被《流求時報》上宣傳的韃靼強盜集團的罪行震住了,他們的所作所為幾乎違背了江湖上一切的規則!
總有熱血的人,總有不肯充當冷漠的看客,或者不肯甘於當成民間高手,苟活於世的人他們主動去了山東地區,希望能為消滅韃靼強盜助上一把之力。
這樣的人到了之後,往往發現在這裡竟然不限民間人士攜帶武器,因為這裡的巡警使用的武器比他們的還要可怕……
但是,他們竟然不重用自己竟然把自己這樣的人當成普通人一樣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