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與南宋同行> 第一百八十七章 我為什麼要告你們的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八十七章 我為什麼要告你們的密? (1 / 2)

老村長回到了孔家村後,引起了村子裡人的興奮。

普通村民都對那些回禮感興趣他們是山民,但不是愚民,特別是對市場上的貨物,當然也知曉一些價錢。

他們大多都出過山,去館陶城轉過,再說了,什麼物件是好用的,一眼也能看出來的。

村民們對存放在族裡公用倉庫的物件議論紛紛,他們在等著按先前拿出的禮物的價錢進行分發,當然,沒有人想獨佔,這是一個以仁義為本的村子嘛。

村子裡的長者們則對這個行動的後果進行評估。

當然,沒有人指責老村長的不是,反而感覺問題大發了。

原來那些人是佔據了山東地區的海盜!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此事又該當如何?!

眾位長老的看法最終集中在兩點,要麼當看不見,要麼應當去報官……省得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徹底擺脫與流求海盜的關係,弄不好還能弄到一筆賞金……當然,從大局出發,沒有人公開提到後面的一點。

君子談義不談利。

韃韃人在管治地方時,他們本人雖然擔任主官,但是隻能重用懂得韃靼語的漢人官員來具體執事,所有的事情都由他們去做,韃靼人聽不懂老百姓的話,老百姓也聽不懂他們的話,雙方之間的溝通也只能透過某些特定人員來達成……一些懂得韃靼語的地方官也就憑藉這種便利條件來做壞事。

那些地方官員就經常慫恿韃靼主官做一些坑害百姓的事情……責任歸韃靼主官,好處留給自己,很多離奇的冤案都是他們造成的!

這也是孔家村裡的人不願意與官府打交道的原因。

館陶城的地方官員就經常用獎勵告密的方式來獲取利益。

事實上,告密文化在這個華夏民族的歷史上,很早以前就存在的。

圍繞告密文化這條線索,到眼下為止已經持續了千年。

如果回顧這一歷史過程,似乎有一些看不見的規律在起作用,比如告密往往是自上而下縱容與發動的結果;縱容與發動告密往往反映了統治者的不自信;告密的內容雖然有人事與文字之不同的區別,但其本質都是權力鬥爭;甚至還有要得到不當利益的手段鬥爭等。

漢武帝當初就用這個告密的辦法弄錢。

這個秦始皇式的君主,他的“雄才大略”不過是窮兵黷武,最終導致了國庫空虛。

他解決財政困難的辦法,則是透過告密。

在公元前119年,他下達了“算緡令”,開始徵收富商的財產稅。

然而,此令表面上為防止偷稅漏稅,實際上是鼓勵民眾對隱匿財產者進行告密,而且有能告者,以其半畀之……也就是告密有功,把被告者的一半財產獎給告密者。

這一舉措幾乎使所有的貪利者紅了眼,以至於告密者絡繹於途,不絕如縷。

透過算緡令的實施,使國庫得民財物以億計,奴婢以千萬數,田,大縣數百頃,小縣百餘頃,宅亦如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