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他們的爭論的表決上出現第一次遇到的現象:雙方在同意和不同意的觀點上出現了表決人數上的持平,正好一半對一半。
鮑威大隊長這時動用了最後的決定權,表示堅決不允許那些打工者將物資帶出山東地區!
場面上,眾人一時間裡都默然了,勝利的一方和失敗的一方都不算開心。
他們第一次開始有了半對半的分裂,鮑威大隊長也第一次動用了最後的決定權。
鮑威大隊長感覺到場面的異樣,他抹了一把臉,強笑著說:“同伴們,張島主說過,我們只是針對事情不針對人,我們永遠都是好兄弟!”
大家都點了點頭,對事不對人但是大家的心情不好卻是真的。
人成熟的一個標誌也許就是意見不總是與他人相同了,甚至可以接受他人與自己的不相同!
這個事情傳回到了流求島後,張國安島主滿意地笑了,哈哈,這是一次完美的爭執!
王德發主家說:
“很好!每個人都能充分表達意見,而且他們已經把會議內容記下來,以備事後的檢驗然後,還能幹淨利落地行使了決定權!
這次會議的價值可以抵上一次戰鬥中的大勝”
安靜主家看了看會議記錄後說:“他們每個人都發言了,沒有旁觀者”
三個人都沒有給這次的決策下什麼評語,對與錯,實踐的結果會檢驗出來的,這個還真不重要他們都關心決策的來源方式,他們早晚都要成為某一地方的決策者,所以,這種鍛鍊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山東地區的家養小子們當然無法知道主家們給他們的評語。
現在整個山東地區因為他們的決策而開始雞飛狗跳起來。
流求衛隊開始行動,他們在出入山東地區的各條路口都安排了人員輪流把守,錢鈔可以帶出山東,物資不許帶出去,除非是隻能保證一個人路上的吃食!
有關的命令已經下發下去,而且在各個集市或者熱鬧的地方都張貼了告示,還有主動講解給眾人聽的文人。
他們還給大家講了這個命令的原由,韃靼人本來就不是華夏民族的人,他們是外來入侵者,帶走物資會變相地資助他們!
主動給大家講解的人都是偷偷跑到山東地區的北方文人,由於先前說過的原因,他們在平章阿合馬的強力反腐行動下根本沒有出路而偷偷跑到山東地區,或者跑到流求島則是他們的一個選擇。
可惜的是,他們到了山東地區後,沒有發現有人會倒履相迎他們,相反,只是把他們當成了勞工之一!
工作的機會是有,但是大多是當這裡官員的助手但是,他們過去在韃靼人那裡本來就是啊,頓時,很多人的心理有些失衡了,沒有人會因為什麼高看他們一眼。
俸祿是優厚的,但是沒有機會弄別的收入了。
流求人竟然不收百姓的賦稅!
天底下竟然有這樣的政權,他們百思不得其解,卻又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