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權力核心們制定了一個辦法,而且這辦法還沒有落到紙面上,只要大家心裡有數就行了,實在怕忘了,最多回家在書房裡寫個備忘錄之類的。
他們要在人口和物資上大力支援流求島,這個時候,他們求都求不來一個能幫助他們拉仇恨的勢力,這真是神一樣的助手啊。
但是,這些行動仍然絕不能公開化,要偷偷地搞,要以商業的面目來搞……事實上,韃靼強盜集團現在確實仍在和大宋搞商貿活動,甚至韃靼樞密院都著力督促這個活動。
特別是大宋急需的人參等北方特有的貴重藥材,這些都是能換回韃靼強盜集團同樣急需的物資……天知道有多少原先的契丹或渤海人被逼死在長白山區,甚至更北的山區裡。
所以,商貿是支援行動的最好藉口……沒有人可以輕易發現裡面的秘密。
至於人口的問題,那是大宋政府最喜歡流求島的一個原因,哈哈,遷移多少人口過去,他們似乎都能收容了,而且毫無怨言!
這一次裁減下來的廂兵還是陸續送他們那裡吧,老規矩,自帶一個月的乾糧。
過去的時候,去那裡如去天涯一般,現在看來,如同過個州縣一樣容易。
如果說兩岸之間來往的海船都能頭尾相聯了,這是誇張……但是說目視之內,皆能見到有那麼一條海船,這可是實情!
但是計相想說點什麼,又閉上了嘴……現在大宋民間好像也有一點缺勞力啊。
一般的勞力工錢都上漲了不少,但是仍沒有流求島高,而且,現在還是要以軍事為重吧……所以他最後閉上了嘴。
大宋權力核心們的決定,張國安島主肯定不知道的,但是他接到訊息說,趙安統制竟然還活著,並且冒名是黃安……他要流求衛隊拯救出來他。
張國安島主想的辦法用人來換……這個人就是郝經,他原來是老狼狗張柔請來給張弘範等張氏家族子弟教學的私塾先生。
郝經出身於教育世家。
他的祖父郝天挺以教學有方聞名,教授鄉里,為一郡望族。
郝經出生於金末亂世,當時,其父親主要靠教授生徒勉強維持一家六口人的生活。
他12歲時,開始就讀於鐵佛寺僧張仲安之南堂,凡五年,以興復斯文,道濟天下為己任,讀書則專治六經,潛心伊洛之學,涉獵諸史子集。
由於郝經以其學問品行逐漸出眾,在1243以後,他先後被韃靼元帥賈輔和老狼狗張柔聘請,在他們家中設館教書。
當時張氏家中富有藏書,郝經盡得觀覽,眼界更加開闊,學識上也有了極大長進。
在賈、張二世侯家做教師期間,郝經結識了金朝遺老元好問和理學大師趙復,慢慢與他們混出了名氣。
被人稱為:江左為學讀書如伯常者甚多,然似伯常挺然一氣立於天地之間者,蓋亦鮮矣。
伯常是郝經的字。
1252年時,還不是大頭目的忽必烈開府於金蓮川。
郝經受舉薦,忽必烈遣使兩次召見,後隨使奉詔北上。
忽必烈向郝經問以經國安民之道和帝王當行之事,郝經則援引二帝三王治道以對,且告以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之義,忽必烈聽了後喜溢不倦。
自從韃靼滅金以後,韃靼大軍就開始南下,力圖儘快併吞大宋。
郝經當時極為冷靜,他對此事持否定態度。
他向忽必烈講述了古之一天下者,以德不以力的歷史經驗,同時透過對當時雙方情況的分析,認為我等眼下處在諸侯窺伺於內,小民凋敝於下的局面,而大宋當時則是君臣輯睦,政事修明,無釁可乘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