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御前火繩槍軍的建立,先前是大臣們希望他們的官家有一個好的愛好,加上對內府庫的收入嚴重估計不足,使得大宋官家越玩越大,弄出了一個獨立軍隊了!
再加上搞的海外貿易,讓官家內府庫的收入又猛增!
好在群臣限制住了內府庫的海貿,取之以朝廷財庫經營,大家這才感覺好一些。
但是大宋的中央財政制度在頂層設計上就存在天然的缺陷,一個正常的國家哪裡有四個財政中心?
這裡面的根源是權力分配的先天畸形。
其實在集權制度下,本來就很難設立一個統一、基於全國的公平科學的財政制度,這樣的要求太高了。
先前,為了應對戰爭的需要,大宋對財政的收支又做了大量重床疊屋的安排,其結果是制度的缺陷吞噬了大宋經濟發展帶來的收入增加。
大宋無法將精力放在增加國民收入來源上,而只能放在如何儘可能榨取稅賦和其他的國民收入來增加財政收入,用於供應一隻效率低下和龐大的軍隊,還有日益膨脹的皇室和官吏。
本來隨著大宋在軍事上的失敗,收入來源地逐漸縮小,稅源逐漸縮水,政府支出卻不減反增這個時候,流求島的商貿往來活動,卻多多少少改變了一些現狀,後來陸續出現的便宜海鹽、糧食良種,各種新奇而奢侈的商品,都讓大宋的經濟慢慢在好轉特別是最後與韃靼強盜集團的一戰,他們沒有輸!
社會基本盤沒有崩,大宋經濟就一天天開始好起來。
當然,他們每年都要給韃靼強盜集團歲幣,還要暗中支援流求島,這些支出,大宋政府上上下下,沒有一個在乎的他們的經濟體量確實太大!
很隨便搞了一個官營海貿,一下子就幾倍掙回來了,這還是在不太在意成本付出的情況下做到的。
大宋的蟲子吐出絲來,就為大宋掙錢了。
大宋的粘土燒成瓷器,就為大宋掙錢了。
大宋的樹上結出樹葉,就為大宋掙錢了。
流求島上的技術含量是高,產品是新奇,但是體量上比一比看啊?不是對手!
所以,他們也暫時只能忍氣吞聲,老老實實看著大宋把海貿的成本抬高了。
但是,大宋也有值得驕傲的地方,有亮點!
他們現在開始允許以稅代役,逐漸減少人頭稅,這就解放了勞動力,提高了社會的整體生產力效率。
在收入來源上,以榷務、度牒發賣、發行紙幣擴大流通等手段,使得國家的經營性收入擴大,不再單純依賴稅賦來壓榨百姓,也間接減輕了百姓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