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與南宋同行> 第八十九章 平章賈似道的三個辦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九章 平章賈似道的三個辦法 (3 / 3)

但是,平章賈似道的三條辦法最後都透過了,沒有人再能想出更好的辦法。

其實還有其它的軍閥也在注意當前的局面。

此時,兩淮置制使李庭芝也在思考著眼下的局面。

歷史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大宋守住了襄陽,殿前副指揮使范文虎也成功救援,那麼兩淮置制使李庭芝也不用籌集軍隊前往襄陽救援而遭慘敗了。

他只要經營好兩淮重鎮揚州城即可。

前文說過,揚州城是號稱有鹽都之名。

兩淮置制使李庭芝初到揚州時,這裡剛剛遭受戰火之災,到處是殘垣斷壁,一片凋敝,許多煮鹽戶都逃到城外。

為了儘快恢復經濟,兩淮置制使李庭芝下令全部免除揚州百姓所欠的賦稅,同時借錢款給當地老百姓重建家園,待百姓居舍建成後,又免除其貸款。

這樣,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鹽利也逐漸興旺起來,漸漸地,揚州城的面貌煥然一新,甚到許多蕃商也都回來了。

早在唐朝開始,揚州城就是商賈如織的重要商業城市。

當時,來自己世界各地的蕃商在揚州經營珍寶和貴重藥材,同時從這裡購買絲綢或是大唐特有的藥材。

到了大宋時代,愈加繁榮,據稱每十人中,必有一蕃人,其繁華可見。

戰亂破壞了這一切,但是兩淮置制使李庭芝有信心恢復這裡的盛景。

本來開始挺好,發展十分順利,但是不久,他發現揚州的海鹽受到什麼流求海鹽的猛烈衝出,許多官營煮鹽作坊紛紛倒閉,一些私人煮鹽享戶剛剛回來不久,又要跑了,不過聽聞是跑到流求那裡了,聽說那裡的海鹽動輒如小山一般高。

兩淮置制使李庭芝不得不改變發展重點,變轉賣煮鹽為轉賣海鹽,同時大力支援絲綢業,這樣,揚州城才繼續得以恢復和發展。

在軍事上,他同樣看重,不僅配上了軍器所所出產的大型石炮,也從軍部中得到了大量的水泥來修整城牆;後來,又配給他火繩槍和火箭,他試之後大喜,認為是守城之利器!

但是,他的幕僚之首,三遷至主管機宜文字的陸秀夫卻進言道,有如此守城利器也不能萬無一失,揚州城人口眾多,所需糧食與薪柴,無一不從外面運進。

若是沒有了糧食,軍民何以守城??

此言有理。

陸秀夫說這話時,他當然不知道,自己的超級晉升之路已經斷了。(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