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與南宋同行> 第六十二章 大宋是在去庫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二章 大宋是在去庫存? (2 / 2)

但是,在他們的層面看,他們認為自己裡子面子全有了!

張國安島主看到這裡時,想了想,也對,他們這是清庫存呢!只不過沒有騙自己的老百姓去接盤。

究根到底是他們的生產能力上來了,當然,這和自己間接地輸入了一些生產工具和技術有關係。

如果以後大宋因此能完全改成貨幣稅,這對老百姓也是好處大於弊處,畢竟貨幣稅不可以像是實物稅那樣任由底層官員剋扣折算!

從嚴格的事義上說,就算他們只以一百貫的價錢來售賣水牛,不僅不虧不說,還得到了巨大的政治利益!

這就是屁股決定腦袋啊!

王德發最後在信中提到,大宋政府的行為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他們間接提高了國內手工業生產熱情只要什麼時候到了勞工的收入遠超佃農的收入,他們才可能拋棄土地,自覺自願地走向作坊或工廠,這樣由圈地兼地運動所引發的自由經濟萌芽才有可能真正出現,而不是由公社化圈地兼地帶來了農奴制。

所以,我們還不如在上游產業做好準備,再來間接刺激他們對生產裝置的需要。

王德發寫完這封信後,就投入到開發原先世界裡煙臺龍口煤礦的工作中了。

雖然現在是冬天,但是,他們可以大量用工程炸藥,結果,整個冬天,他們生生把開採作業面炸了出來,平整了出來。

反正那裡現在都是荒野一片這裡的煤炭粘結率低、含硫低、不結焦、揮發份高,質量比淮南煤還要好,而且煤礦還靠近海邊,這樣有利於四處運輸。

隨著開採人員的增多,王德發相信,這裡很快也會成為一個具有生命力的鎮子。

張國安島主看完了朋友王德發的信後,深深感嘆。

朋友就是能夠看到你沒有看到的地方的人!

他所提到的間接刺激大宋手工業業主對生產裝置需要的這一點,現在就出現了。

別的不說,流求島出產的蒸汽鍋爐就深深吸引了幾個大作坊主的注意。

流求島現在能出產一種粗絲和粗綢,這讓大宋絲綢作坊主們嗤之以鼻,手感粗糙,除了結實外,品相極差。

但是,他們用來繅絲的蒸汽鍋爐卻實在是太有用處了!

此物可用蒸汽為煮繭熱水和繅絲烘燥提供熱源,而且水溫可控。

更有妙處的地方是,它可以使繅絲時所用的水質保持良好,同時將繅出的蠶絲隨即就可以透過充滿蒸汽的大小管子來烘乾,以利後道工序及保持絲色鮮潔。

原先有過小作坊主跟著學了,但是,直到現在才真正進入大作坊主的眼裡。

緊接著那幾個大作坊主就下了訂單,交了訂金。

這樣的裝置,胡鎮北廠長領著工匠就可以完成,低壓鍋爐嘛,小意思。

他咧嘴笑著說:“出賣這樣的裝置真是掙錢,遠比千畝上等的田地出產的多,這才能用幾名工匠,能用多久時間!?”

這一聲感嘆是農業型社會的工匠對向著工業化型社會轉型時的感嘆,相信很快,這樣的想法越來越多。(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