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張國安島主發行流求幣一點點也不奇怪。
但是,他給流求幣和大宋貨幣的折算,就讓人家議論了。
他規定,大宋的紙幣折算成流求的紙幣為四比一,大宋的銅錢折算為一點二比一,甚至是金銀也有一點一比一的折算。
他的理由很充足,他的金銀銅幣純度高,而且他的金屬貨幣是衝壓成型的。
這個時空,大宋的貨幣是澆鑄的,西方是用錘子砸成的。
所以啊,我的金屬貨幣精美啊,還能防刮磨等佔小便宜的行為。
光在流求本島通行可不行,他必須把自己的貨幣體系推進到大宋境內。
當然,他不能超前,只規定了二十幾樣大宋暫時無法產出的商品,只收流求幣。
大宋先前由私人發行貨幣,當然不可能避免有區域性的混亂。
比如當年最早私營交子的那個富商後來就經營不善,他發行的紙幣最終成了廢紙。
大宋國家開始介入發行之後,民間往往自動選擇國家,私人紙幣也因此被擠出市場。
這意味著最開始時大宋國家往往意味著比私人更高的信用度,甚至可以溢價使用。
不過國家一旦過分濫用這樣的信用,濫發貨幣,最終必然遭遇貶值……所以張國安島主必須把這裡的水擠出來的,他定的折算不高的,甚至還有點小虧,但是考慮到自己產品的暴利性,也就認了。
他都認虧了,但是流求幣在大宋的發行還不是一帆風順。
一開始在本島內還可以的,因為可以用它來交稅,可以用它來買貨物,比如各種原料或者商品啥的。
但是,流求幣和大宋錢鈔的折算在大宋商人的眼裡,太高了!
連臨安城珍寶行的劉錢行首都寫信問自己憑什麼定下這樣的折算……張國安島主在回信裡寫了幾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他首先是以大米來算的,說大宋的錢鈔在流求島的市場上,花四貫錢可以買到的大米,用流求幣一貫面值的紙幣就可以買到。
第二個,我運送到你那裡的商品,我當然可以規定需要什麼貨幣了……這個不用多說。
第三個,我的金屬貨幣的純度本來就比大宋的高!
隨後,他給劉錢行首帶去了一整套的樣本。
這三個理由讓劉錢行首啞口無言……也只能接受了這個要求。
張國安島主當然沒有把眼睛盯著老百姓那裡,還是要從頂層開始。
但是,他對大宋政府提出在軍火武器進口專案上,他要以流求幣來結算……這一下子把平章賈似道這條老狗氣到了,我大宋為何要用你發行的會子來算?!
張國安島主對這條老狗絕對沒有客氣……你可以不買!
那條老狗看著張國安島主的回信突然笑了,自言自語地說道:“那個後生還是有點生氣啊……呵呵。”(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