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友行在《流求週報》上如實的描寫簡直讓大宋的民間沸騰了。
黃金的誘惑,不管是對東方還是西方,不管宗教還是人種,它就從來是有大作用的……同時,差不多所有的人都明白了,難怪韃靼人要打那裡,那裡是黃金之國啊!
所有人也幾乎都明白了,難怪那些蕃商會有這樣多的錢鈔!
其實有金銀出產的地方,也會出產銅……那裡的銅器如此低廉,運回來,雖然利益不及香料,但是,那物件用處更大啊!
楊友行不僅如實介紹了這條海路上沿途的重要城市,比如麥加等大城,他還畫出了整個北半球的地圖。
當然,這是張國安島主畫給他的,也授意他釋出出來的。
這幅地圖不涉及到南半球,也不關美洲的事情,甚至日本,也只畫了三個列島。
對張國安島主來說,那個北海道將是自己硬木和煤炭的另一處供應地。
這副地圖大約有橫放的A四紙大小,東部從白令海峽起,西至歐洲地區,南到赤道,北至北冰洋。
這幅地圖,還把現在各國的位置大概貌畫了出來,尤其是所謂的商路,還居心叵測地把各種主要出產物都標了出來……
這一期的《流求週報》賣光了,每一份的價錢都被炒了起來。
楊友行輕輕一算,就發現,自己的《流求週報》竟然掙到錢鈔了……僅僅靠賣報紙本身!
他趕緊加印,又賣光了……再加印,雕板壞了!
重新雕刻,已經來不及了,只能作罷。
張國安島主一直想弄出鉛字印刷來,但至少要比德國約翰內斯?古騰堡發明的鉛活字版好一些吧,他可以改成手搖滾桶式印刷機。
但是,漢字的本身特點讓人頭痛,他需要建一個龐大的字型檔,若是各種型號的字模加一起,他至少要用上二十噸以上的鉛!
好吧,那也要有……他可以慢慢積攢。
他對楊友行說:“辦報不是為了賣報紙來掙錢,它的作用比一支軍隊還重要,因為它可以告訴人們真相……再說了,你可以賣廣告位置來掙錢啊!”
確實是這樣的,經常有大宋的商人上門來買廣告位置,因為《流求週報》好像比《民聲報》更好壞一些,原因很簡單,不僅有連載故事,還因為它的發行特別有規律,保證七天一期,不斷更。
大宋人真是有耐心,七天更新的連載,包括大宋官家在內,沒有一個胡亂催更的!
真是好讀者啊,付費看書,七天一更都能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