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總結中,張國安島主和王德發都一致認為,這場戰鬥是流求衛隊走向成熟的標誌性戰鬥。
不在於他們打敗了多少人,也不在於他們取得了多大的戰果……他們建立了一支有團結,有自信,有實力的“三有”軍隊。
團結確實是一支軍隊的靈魂之一。
這些家養小子在戰鬥中表現出的團結才是他們兩個人最滿意的地方,群策群議可能過程會慢一點,但是,這個以年為計算單位的時空,再慢還能慢到哪裡去?
王德發說:“整出一個參謀部門吧……要是在戰場上犧牲一個,可白辛苦我們的培養了。”
張國安島主馬上點頭認可,當年培養他們可費了不少事情,基本都從事過各行各業,只為了戰鬥,太可惜了。
他們早已經啟動了第二批家養小子培養計劃,只不過人數多了些,有三百多人,這個他們可沒有時間教育了,基礎教育上則完全交給侯東方、古劍山、郭子仁和楊友行這四個留在島上的傢伙。
他們有《小學算術》、《小學幾何》、《小學物理》、《小學化學》等基本教材,這都是當初特別為他們教學準備的,這幾本書連印刷費都沒有花,臨安印書坊的人用白白幫忙印刷書來換取了版權。
張國安島主讓他們在教學中挑出二到三十個智力較高,接受和理解能力較強的人單獨準備出一個班級來重點培養……
楊友行非常聰明,他說:“就像是張島主當年辛辛苦苦培養我們一樣,讓我們學了各行各業的知識……”
張國安島主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還要像你們一樣互相能有情有義,而且彼此能團結在一起……”
他說完,把手捏成了一個拳頭。
是的,一個團結的集體才是力量最強大的!
楊友行目光閃閃地說:“我明白,團結起來才會打人更狠……”
張國安島主接著又鬆開了手,靈活地擺著手指。
他說:“做戰時,我們要捏成拳頭,這是一種團結;建設時,我們必須張開手,五個手指不一樣,但是卻各有各的用法,這仍是一種團結……它們只有這樣共同發揮作用。
你明白了嗎?!”
楊友行張口笑了,牙齒很白,說:“明白,我會培養他們有配合的團結。”
這些家養小子在幾年裡共同建設的過程中產生了友誼,這個關係是無可替代的!
流求衛隊的上層領導們團結一心,下面的不同軍種也很團結。
他們在擠壓式追擊的過程中,都是按照事先設計的方法來組合式。
前鋒隊在前,流求衛隊在中,後勤隊在最後,三隊的間隔不準超過三米,這樣他們就成為了一個整體。
實際作戰中,這個方法起到了一定作用。
他們對距離遠的敵軍用火帽式米尼槍痛打……近中距離中。他們的前鋒隊發揮了作用,弓弩齊上,刀槍齊上。
鮑威隊長堅決不允許衝擊的打法還起到了一個作用就是,他們分成的各個團隊之間,互相成為了對方隨時可以配合的助攻隊。
當時,他們的擠壓式打法確實讓敵方更加混亂了。
兩個主將都死了,主要的騎兵都完蛋了,這些民軍沒有了韃靼人的核心領導,馬上就開始分裂了……當然,當初史家家族徵招的民軍還是主體,他們還是聽從史家的家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