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安島主現在很欣慰,他在完成了流求島農業基本層面的建設後,可以向著利潤最高的行業發展了。
儘管他有這島上最多的田地,但是他的理想可不是要當一個大地主。
但是,還有讓他不滿意的地方是,他的工業發展遇到了瓶頸,無法進一步提升了。
他知道這是因為工業原動力的問題。
農業上,他可以多購買水牛和騾馬來解決,特別是上一次戰鬥後的收穫,除了留下軍馬外,大部分馬匹,他都讓農業來消化。
但是工業上則不太適合用畜力。
其他的如水風力則不穩定了,就算是建起了水庫後,澆灌的任務好像總比工業上的任務大。
解決之道只能是靠蒸汽動力。
現在,不管是真空式還是大氣式蒸汽動力都無法再進一步發展,從蒸汽動力從低壓向中壓進一步太難了,對機加工的要求更高。
胡鎮北廠長已經明白了原理,但是他也只能搓著大手錶示無法加工出更精密的蒸汽機腔體來。
安靜曾經勸張國安開啟封存的機床裝置,自己試著練習唄。
但是他想了半天還是拒絕了,他要留給回來的同伴們,萬一自己試車時把刀具弄壞了那可損失太大了。
安靜說:“國安,他們還會回來嗎?我感覺他們在那面的世界過上幸福生活了,不能回來了。”
張國安島主嘆了一口氣,說:“在那面的世界裡,有錢就一定會幸福嗎?”
安靜輕輕一笑,說:“子強就是這樣認為的,而且蟲洞還在他手裡。”
“蟲洞在誰手裡不重要……至少王德發是肯定能回來!”
但是現在他的朋友們還沒有回來,生活還要繼續下去。
這一年開春的氣候有些乾燥,少了雨水,流求島上的人們開始為春耕生產忙碌起來。
大宋的春耕生產也如期開始了,去年的收成好,他們今年更是有了幹勁兒。
他們現在有了又高產又有大作用的新農作物後,農業上的增收馬上顯而易見了。
大宋本來就擁有這個時空最發達的農業技術,他們擅長精耕細作,如果再加上外界的一點幫助,那麼他們農業發展的速度是驚人的。
農業上的增收讓大宋的財政情況更加變好,如果不是處在戰爭期間,他們可能進一步降稅了。
農業上的增收還讓社會經濟更加活躍起來,張國安島主有心有意幫助別人發展農業的效果出來了,流求的各色商品也加大了銷量。
事實上,這樣的需求才是真正的需求,先前的奢侈商品流通,只能算是刺激經濟的發展,不能算是真正能推動商業發展。
古劍山和郭子仁拿著賬本來向張島主報喜,他們笑著說:“我們的海關稅收比去年同期漲了三成多!”
張國安島主看了看稅收專案,發現是常用品居多……這就說明是大宋社會的總需求提升了。
一面鏡子也許比一千匹棉麻布更值錢鈔,但是,它們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可是大大不同。
張國安島主更喜歡發展後一個專案,認為能大規模銷售的產品才是真正能促進工業化發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