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事實超過熱血的宣傳才三十萬人,殺一殺就沒有了!
這條政策被很好的執行了下去。
現在的韃靼人還沒有來得及民族融合,一眼就看出區別了。
其中的區別,就像流求土著和大宋人的區別一樣大。
他們追擊的成績好,當然還有張德培小隊長的功勞。
他的小隊與先前埋伏的隊員不是同屬,是兩個部門,所以打法還不太一樣。
郭勿語副隊長安排的埋伏人員只是想辦法削減對手的總人數就行,無需追擊,所以人數少些也不怕了。
如果敵人萬一真能在逃亡的過程中組織起有效的反擊,那麼他們才不會堅守陣地,直接就撤了,不怕他們再來個反追擊。
丘陵山區也是山區。
張德培小隊長的腹蛇鐵絲網害死太多的韃靼士兵了,在一個狹窄的,類似山口的地方,幾層鐵絲網就攔住了好幾千人!
這些只是逃跑時,不幸衝到了這條路上的人。
他們一開始用刀砍,砍不斷,後面的人一擁擠,前面的人被纏上了。
這個時候張德培的小隊在一處郊高的山坡上,衝著他們開槍了,放箭了。
這才是致命的打擊,人群堵在那裡,像一團粥一樣亂再加上不停地衝著人群投擲手榴彈,就是戰神也受不了這樣的打法!
他們大多又向回跑了,這些人白白跑了這樣遠不說,體力上消耗極大,而且心理上的打擊更大,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為何戰鬥變成了這個樣子?!
還有一些想上到另一處山坡上繞過那可怕的會纏人的鐵絲網,但是,他們緩慢的動作,又使他們成了天然的戰靶子,不足五十米的距離,基本一槍一個。
爬著上去,滾著下來。
所有人都往回跑了,沒有膽敢攻擊那些埋伏他們的人。
原因很簡單,他們那裡更陡不說,他們的人數好像還不少很回跑吧!
看著那些人放棄了這條通道,又拼命往回跑了後,張德培小隊長把帽子摘了下來,用棉線手帕擦了擦汗,不是嚇的,而是興奮的戰鬥能打成這樣,給他的人生啟示就是:準備的越久,完成的越快!
那些往回逃跑的韃靼士兵再遇到成隊的海盜時,他們的腳都軟了,聽到了對方用標準的大宋話喝令他們丟下武器後,連丟了戰馬的真正的韃靼騎兵都丟了武器,實在是打不了了。
俘虜他們的流求衛隊隊員毫不客氣,當著所有投降的韃靼士兵的面,把真正的韃靼人揪了出來,當場打死。
他們還專打韃靼人的天靈蓋,頓時紅的白的全出來了。
韃靼士兵嚇得縮成了一團帶隊的隊長狠狠地說:“韃靼人,殺無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