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迎接絕對貴賓的舞蹈,陽光下,一百多美麗的少女,頭上戴著閃閃發亮的銀飾,手拉手,跳著表現極盡尊敬的舞蹈,皆伏首拜身之動作……
琉球國國王衛隊,穿著類似流求衛隊的服飾,行著執槍禮。
兩條戰船上的隊員也馬上回以同樣的禮節,他們好像看到了自己的隊友一樣,一種驕傲和榮耀的感覺,油然在隊員們的心裡升起。
在琉球國王宮裡,一百多個隊員都被邀請參加了招待會,宴席上的酒菜豐富。
酒過三巡後,宮庭上又有十個更加美麗的少女跳起了勸酒踴,舞姿迷人。
黃祖和琉球國太子坐在了琉球國國王的左右兩邊,這是表示極為尊重的位置。
琉球國國王已經知道了流求島主的全都要求,他全都答應了。
琉球國國王對著黃祖隊長許諾說,如果徹底解決了倭盜的問題,他可以每一名隊員都送上兩頭水牛。
黃祖隊長笑了一下,說:“張島主有言。流求衛隊永遠是一個整體,沒有任何隊員可以單獨接收禮物……在下先代流求衛隊謝謝國王的賞賜。
但是在下認為,解決倭盜的根本問題不在山北島,而在九州的薩摩蕃的守護大名身上……我聽聞那些倭盜都是剃了月代的髮式,這不正好說明他們屬於守護大名的人嗎?”
日本武士所梳的頭型,常常因為戰爭搏殺中,頭髮往往會因各種原因而散落,這時頭頂中前部的那些頭髮便會遮住臉面,擋住視線,影響戰鬥。
於是便有武士將頭頂中前部的那些頭髮剃除,這樣即便頭髮在戰鬥中散落,也只是披散於頭部兩側和後背,不會影響視野。
由於其效果明顯,武士便紛紛效仿,久而久之就成為了不成文的傳統,不過這種剃髮也只限於武士階層。
至於說沒有剃的,那也屬於個別例外或者是並不要親臨戰陣的指揮人員。
這種髮型就叫做月代,也有為了在戰場上便於戴上頭盔,避免悶熱的原因。
鎌倉時代,天皇、役人、將軍等地位比較高的人,雖然仍然在帽子底下結髮髻,他們中間也流行這種發開割掉髮髻。
月代的髮型除了讓武士有一個服儀的標準,也代表著對君主效忠的意涵,所以剃成月代頭就表示了自己在藩,有了主子。
琉球國國王沉吟了……
在路上時,琉球國太子就也把琉球國與薩摩番的百年恩怨對他說了。
以前的三國時代,山北國也抓到過倭盜,但是很快讓守護大名島津氏派人要了回去,當時,山北國由於種種原因往往不敢拒絕……
山北國比薩摩番弱小,不敢惹,那麼統一後的琉球國還是比薩摩番弱小。
所以先前,黃祖隊長就想起了大宋的邊境上遇到的遼、金的“打穀草”行動。
那麼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還是在薩摩番身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