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安島主翻了翻這裡開商鋪的占城商人名單,挑選了一個年輕一些的商人來當中間人,他要在軍事上幫助一下占城國。
占城人的語言屬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
他們深受天竺文化影響,使用南天竺文字,從那裡傳入婆羅門教和佛教,崇拜溼婆和毗溼奴等神,採用種姓制度。
他們又從中國傳入築城、製造武器和生產技術,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占城地區出產象牙、犀角、烏木等珍奇異物。
它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北接安南,西接真臘,是連線東南亞、西亞等地的海路要衝,從事大宋與東南亞、天竺、西亞的海上中轉貿易,獲利甚大。
占城人是四處商貿的海商,也是剽悍的航海者。
其實占城人的故地原是中國漢代所置日南郡的象林縣。
大約在公元192年,象林縣功曹之子,名釋利摩羅,殺縣令,自號為王,始建占城國,國王獨攬大權。
釋利摩羅及其後歷代君主,力圖向北擴張,同統治安南北部的歷代封建王朝發生頻繁的戰爭。
但也不時向中國朝貢,進行貿易。
到了現在,占城成為安南擴張的主要物件,而且他們還與西邊的真臘有著血海一樣的世仇。
這是一個與四邊為敵的勢力,也正是一個可以好好借用的力量。
張國安島主制訂了一個計劃,他要在軍事支援上發一些力。
他找的占城商人名叫達羅。
他的頭髮髮捲,身體結實,身高要比普通宋人矮小些,但是與日本人的身高有一拼。
達羅見了張國安島主時,雙手合十,略微鞠躬,非常有禮貌。
此時占城國國王為闍耶波羅密首羅跋摩四世,他正在受著北方安南國和西方真臘國的雙重擠壓,日子不好過。
但是,現在民間的商人生意照做,與周邊的商貿從來沒有停止過。
張國安島主對達羅說:“我想拜託你去見一下你們的國王並把這些商品給他看看。”
張國安島主給占城準備的是制式長短刀槍,還有制式弓弩和火繩槍、手榴彈。
除了火繩槍和手榴彈,其它的武器不算是新奇,但是,張國安島主從情報中得知,他們的武器爛到令人髮指。
以弓箭和弩箭為例,他們沒有鏇木裝置,所有的箭桿都是用刀一點點削出來的,可以想象出那質量和產量會是什麼樣子。
弓箭和弩箭的核心之處就在於箭桿,只要它筆直了,那箭的其它部分都不重要。
達羅果然識貨,他一見到那箭桿都是齊整光滑而且全都相同如一,甚至連那朴刀的木柄都是整齊劃一的!
而且,那刀槍都是鋒利無比的模樣還有那火繩槍和手榴彈。
達羅在八道河休息日時,經常看到火繩槍社團的人在河邊比試槍法,他也曾經下過賭注,有輸有贏。
張國安島主說:“如果你的國王願意,我們可以定期用你們的商品來交換武器,還可以給你們派去軍事訓練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