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鍋爐的結構簡單,整個鍋爐本體由鍋殼、封頭、前後管板、火管和爐膽等組成。
這樣,可以利用上大宋工匠精鑄的工藝。
為了更安全一些,他在鍋殼的外部還都用爐牆砌沒,爐膽鑄製成波浪形,可承受一定的熱膨脹。
張國安島主測試了一下,這種內燃式鍋爐的熱效率僅55%左右,蒸發率不足30kg/(。
但是,它在執行時壓力和水位波動較小,蒸汽空間大,蒸汽帶水少品質好,而且對水質要求低,如果加上水力鼓風機,它的煙風阻力小。
當然最為關鍵處,還是結構簡單。
連胡鎮北廠長都看明白了它的結構……這不就是一個大號的帶外殼的茶壺嘛!
張國安島主白了他一眼,說:“那你怎麼不早弄出來?!”
“如果只為了燒熱水……用不到這樣費事吧?”
他們精鑄後,為了管道的封閉費了不少事情,除了要有部件的精密外,他們還用了銅錫焊的辦法……結果只能是低壓。
就算是低壓式,它們也馬上顯現出大作用來了。
別看它土,同時帶上三個蒸餾釜一點問題也沒,而且蒸餾的較果更好,更快。
酒精、樟腦和香水的產量一下子就提高了。
胡鎮北廠長馬上明白了,他點頭表示理解了,若是更大一些豈不更好?!
“也不必用精鑄之法了,那樣的話所謂的爐膽不夠大,我是個有才華的人,可以鉚接嘛。”
結果第一次就失敗了,密封的效果不好……他只好老老實實和其它的大工匠一起琢磨去了。
鍋爐的用處很大,所以,他需要大量的燃料……只使用木炭,還真心疼呢,這個在大宋也是暢銷貨,只要便宜一些,馬上就被人搶光。
所以,煤炭經濟,他必須開發出來,哪怕是會同別的國家打一仗!
郭勿語隊長帶著僱傭來的勞動力開發下龍灣時,大半年過去了,也沒有見周圍有個人影,但是這裡來往的海船越來越多時,到底是讓安南國政府給發現了。
其實他們已經派人去交州找當地官員申請了,還帶了一車的鹽,全是精鹽呢。
結果被人把精鹽扣了,人趕出來了!
宋淳熙年間,大宋冊封李日燇為安南國王,遂改稱安南王國。
後來李氏王朝男嗣斷絕,女兒繼位,生子陳日煊,遂轉為陳氏王朝,除對大宋自稱國王外,對內和對其他國家,都稱皇帝。
現在陳日煊也正是處在半大小子時期,他們的國都在交州,就是後世的河內。
一天,他接到了報告,說有海外大宋人正在海灣之處挖石炭,還聚起了上千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