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與南宋同行> 第三百零五章 利益要一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零五章 利益要一致…… (2 / 2)

金軍認為勝利了,因為打了許多草谷;宋將也認為勝利了,保住了城池。這對大宋朝來說,保住城池就是大勝,就要寫進戰功。

宋金交戰。五千金軍鐵騎對抗三萬宋軍步兵,結果宋軍死了二萬多,金軍死了三千多,金軍最後退去。

宋軍認為這是場大捷,因為金軍率先退去,不是大敗了,為何要退去?

況且有三千女真死亡,這不是大捷是什麼?至於自身傷亡被忽略了。

這就是宋朝的大捷,他們的大捷往往是擊潰戰,而不是殲滅戰。

打仗,漢唐是包餃子,宋朝是趕鴨子。

包餃子,是徹底消滅敵人,是殲滅敵人,打的是殲滅戰;而趕鴨子,是將敵人擊潰,敵人不敵,最後逃離而去。

漢唐很少打戰,可是一打仗就是滅國大戰,一打仗,就是全殲敵軍,不留一絲情面;而宋朝打仗,卻是趕鴨子,敵人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最後是打蛇不死,反咬人。

當年宋太宗時,北伐遼國,十戰十勝,可是隻是在高粱河一次戰敗,就是一敗塗地,這是為何?

那是因為北伐遼國打了十次勝仗,都是擊潰戰,每一次勝利都沒有傷及遼國根本,更是讓遼軍主力跑了。

在漢唐時代,何為大捷?只有滅族之功,勤王之功,才能成為大捷。收復河套,收復河西走廊,覆滅匈奴,滅絕突厥,這才能稱為大捷!而在宋朝只要是守住了城池,就是大捷!這就是差距!

所以說,從紙面上看,大宋朝對外戰爭,交戰規模萬人以上,得勝率超過了六七成,有人大驚小怪;而被認為是軍事最強盛的唐朝,卻在對外戰爭中勝少負多。

但是唐朝卻是有著盛唐的稱呼,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所以,呂文煥絕對把這次聯絡其它諸將的事情看得很重,甚至他建議道:“大哥,我家可以讓利於他們,但是大家共同殺傷來敵,願這三城成為韃靼大軍的陷落之地,讓他們無處可逃……”

呂文德制置使高興了,兩個人出去走走。

那田地上的棉花即將成熟了,那玉米地裡的玉米都已經收割了,剩下的玉米杆,據說曬乾了後可以當成柴禾,只要最後把草木灰重新灑進農田,便可肥地。

再遠一點,似乎還可以看到有農民在地裡挖著遺漏的土豆……

這是一個秋高氣爽的一天!

呂文德制置使得意地說:“現在,我襄樊之地軍備之豐,從未有過……若是韃靼人來攻打,正是我求之不得……”

六弟呂文煥說:“若是其它兩城金城合作,縱韃靼人有萬條戰船,也不是我等的對手,此處,才是我呂家的根基所在!”

“甚是!六弟前去,我放心了……”(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