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一買就是一簍子一簍子的橘子,他們倒是能輕鬆地拎在手上。
現在還有好多好玩的地方沒有走到。
比如到靈隱寺祈福,那裡的小娘子最多,能撿到更好的飾物……
比如到西湖上泛夜舟,那湖面上漂泊著各色花舫,花燈明亮,歌伎的歌聲此起彼起------
還有眾多的皮影戲呢。
在熱鬧的上元夜,文靜的仕女都出門賞燈了,好動的兒童又如何肯呆在家裡?他們都是攔街嬉耍,竟夕不眠。
但小孩子懵懂無知,人潮擁擠之下,極容易走失。
這個問題,大宋政府也應當給予解決。
於是大宋政府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在每一坊的巷口,在沒有樂棚的空地方,多設幾處小影觀棚子,裡面放皮影戲,吸引小朋友進來觀看,以防本坊遊人小兒相失,以引聚之。
這個演出費用則有官府來出,而且演出者若是十分賣力,引得成年人也來看,那當然還可能得到一份打賞。
大宋男女,是從不吝惜打賞的。
郭勿語不滿地對鮑威說:“連小兒都可以遊玩一夜,某為何要回去?”
鮑威說:“主家們說年少時要多多睡覺,不可耗夜------這一定是道理的。”
“有何道理?”
“你自己去問------”
郭勿語想了半天,沒有敢上前問在前面帶路回去的幾位主家。
只能乖乖地跟著回家了。
在路上,王德發感嘆著說:“好果不是親身經歷,感受不到大宋的可愛,儘管它也一樣有各種毛病------”
宋子強不願意聽了,說:“除了人多之外,還有啥?那為啥韃靼政府能贏?歷史的選擇嘛!”
吳大鵬冷冷地說:“那你是認為廣大南宋人民歡迎韃靼政府唄?”
宋子強抓抓頭說:“反正是人家贏了,鋼刀底下出政權------”
吳大鵬也嘆了口氣,說:“還是叢林社會啊!”
萬士達則笑著拍吳大鵬的肩膀說:“從來都是叢林社會!”
王德發想想,沒有說話。
他們帶著的小孩子都是人手一隻燈籠,在他們決定要出城前,吳大鵬讓他們互相撞燈。
這是南宋的一個風俗,認為上元節的燈籠不能留給下一年,那樣會把晦氣帶到下一年的,最好就是燒掉,這樣能把上一年的晦氣也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