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仁微笑地看著自己的貨物迅速地被商販們買光了,根本不用自己操心。
他們不零賣的,只走量,除了大商戶,比如像呂家那樣提前來購入的,剩下的都是普通商販了。
大宋的普通商販日子過得不錯呢。
其實不管哪個時空吧,決定商販收入的第一因素是利潤,而政府的稅收又對其利潤產生著重要影響。
大宋的商稅有兩種:對經過收稅點的過往商販收取的稅稱“過稅”,稅率2%;對店鋪與城鎮攤販收取的稅為“住稅”,稅率3%。
另外,對於某些少數特定商品,政府要收取10%的實物作為抽稅,但應稅商品在抽稅後不再徵收過稅和住稅。
表面上看,過稅稅率較低,但由於相同貨物可以在不同關卡重複收稅,因此實際過稅往往高於住稅。
各項加起來,商稅有時超過了商品價值的10%,這絕對是不低的!
當然,要是比起那面的世界裡隱形稅的收稅方式來說還是低很多的,原因嘛你懂的,此時大宋全國戶均商稅額不到五百文吧。
而且大宋南渡後,對於米穀、茶鹽、柴炭等生活必需品,不分常時與非常時,除了有專賣的外,都免除一般性商稅。
比如像《水滸傳》中武大郎這樣的小販,不大會去經營那些抽稅商品,並且由於本錢小,很少有能力承接長途販運的業務,一般只在市鎮內或相距不遠的幾個市鎮。
大宋政府明確規定,不得無故在離城五里外向過往商人收稅,違者杖責八十。
所以,小販所能承擔的過稅微乎其微,3%的住稅和少量過稅負擔對他們的收入並不構成實質性影響。
所以啊,儘管武大郎老婆偷人,導致家破人亡,但作為一個大宋時代的賣炊餅。也就是饅頭的小販,武大郎過的是小康生活:租得起臨街兩層小樓,平時酒肉不愁。
這樣的生活不過是由武大每日挑兩筐饅頭沿街販賣掙來的,他一沒被收重稅。二沒有衙役踢攤子,日子過得平靜悠然。
當然,如若不是登徒子西門慶,恐怕這一家人也能安樂祥和地把小日子過下去。
這也許更多的是個人的悲劇啊。
郭子仁算了算,自己在長江水道上過了六個關卡。超過了百分之十八的稅了,如果不是知道自己實際的成本,這真是夠高的了,所以尋常商販萬萬是承擔不了長途販運的成本,除非是大商戶。
正因為這樣,普通商販絕對喜歡類似這樣的送貨上門,對他們來說,區區百分之五的住稅就解決了一切,所以,他們加價一些就轉手賣了。
一開始時。呂家商業的大掌櫃提出要全包了,郭子仁抿著嘴禮貌地拒絕了,因為他們的目的不以掙到錢鈔為主要,還要推廣流求島這個名子。
所以,他們要接觸那些普通商販們。
一個商販也許承擔不了去流求島進貨的成本,但是,他們如果組團去,成本就下降了,只要他們的利潤足夠多。
當時,呂家商業的大掌櫃好奇地看著這個半大小子。說:“少年郎,出門經營皆為錢鈔,為何不統統交與我呂家?”
郭子仁對這個長者叉手回禮道:“我家主臨行前有過交待,讓天下之人盡識我流求島的商貨為先”
呂家商業的大掌櫃呵呵笑了起來。說:“少年郎的家主,可能供應上全天下的商貨?譬如那流求棉布?那鯨魚燈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