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長時間之後,張國安才發現,人家大宋的工匠真的獨自鑄成了火炮。
但是那火炮的形狀是可笑的,短且粗,而且偏偏喜歡搞成動物的外形,非要是龍啊虎啊的外形。
這使得火炮的重量加大,而且不利於散熱,外表是好看了一些,也顯得威武了,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厚度增加了,能減少炸膛的危險。
他們還不得不使用石彈,這樣可以使射程增加。
張國安算了算,他們比韃靼強盜集團的工匠早了十多年造出火炮來,儘管它們看起來更像工藝品。
這種火炮的射程可以達到50步左右,而且還可以加大。
但是在試射時,太大的火炮竟然炸死了人,大宋工匠於是就選中了能射出五十步左右的類行,並奇怪的認為火炮太大了會有傷天和。
要不為什麼太大的火炮容易炸?!
京湖制置使呂文德狂喜,因為他看到這個火炮對敵船的船帆傷害更大,更好的用法是在城頭上!
呂文德還是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沒有敢炫耀,自己偷偷地演練,準備到時候再給劉整來一次打擊。
他派出的牒作人員報告說,劉整也正在加緊操練床弩火器和石炮,也聽說了整個四川行省都在幫助他建造水軍。
但是呂文德還真不害怕,他一是有大宋的支援,二是,就算憑藉呂氏軍事集團自己的力量,他也不怕的!
呂氏軍事集團的商業發展也是驚人的,依靠著長江和漢水這兩條黃金水道,他們每天的收入都是巨大的。
後世有人說呂文德允許韃靼強盜集團在襄陽城建起商榷場是敗筆,這是從戰爭的結果上看的,是後知後覺的看法。
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商業需求和呂文德的軍事集團先天就有的商業精神決定的。
呂文德本來就是加工生產和倒賣出售木炭起家的嘛!
所以,如後人史料上評價,他是因為接受了一條玉帶的賄賂,才同意開商榷場的事情,可以看出在大宋以後,已經開始缺失了商業精神,更偏重於計謀之術的心理了。
所以,兩個勢力現在處於有意思的局面,一邊軍事摩擦不斷,一邊商業交往不斷。
呂文德看到劉整放棄了對海鹽的專項整治後,也放開了與整個川東地區的商貿,不再禁止了。
呂文德不能上報軍功,但是不代表他不通報給大宋訊息。
平章賈似道知道了他們通報後,想了半天,給了他一個指示,簡單的說吧,就是三條:有理,有力,有節。
穩定是大局,珍惜眼下的和平環境。
平章賈似道是從一個更大的領導者的視野去看待兩個敵對勢力的摩擦,他直接否決了呂文德意圖收復四川的暗示,變成一種不戰不和的對峙,只要能維持住現狀就好。
上一次的端平入洛事件給大宋的打擊太大,出動六萬精兵,損失過半而回!
端平入洛,就是一次典型的戰略上極為對頭,但是打法上打不過人家的事例。
所以,收復四川地區,在戰略上看,也是對的,但是要是真打起來呢?!
想想看,當時我大宋趁著韃靼強盜集團在兩次戰爭之間短暫的間歇,增加自己的領土,加大防禦縱深有什麼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