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兩隊都在江面上排成了一字形,待雙方距離三百步遠時,韃靼水軍看見對手竟然在江中心落了帆,還落了石碇……他們當時就樂了,這是等著我等衝撞他們啊!
快快,衝上去把他們都斬落於水中!
到了快兩百步時,他們看見對手的水軍在船上忙亂著,幹什麼的都有。
大宋水軍雖然經過了一個多月的訓練,但是,遇上了實戰時,他們還是有些慌。
他們雖然擊敗了一次韃靼強盜集團,但是,韃靼人的威名還是顯赫,那些原本在江邊長大的漢人水手們跟著劉整變成了韃靼水軍時,反倒在士氣上有氣勢了!
實際上,這種心理的轉變可以作為一個心理上的課題來研究了。
在文明的力量還不足時,依附邪惡會讓人感覺自己無比強大。
大宋水軍是亂了一點,但是,他們的舵手可是這個時空水平最高的。
三條沙船的舵手們馬上把三角形的平衡舵下放了一些,這樣可以使舵手對沙船船頭的控制更有力!
大宋發明的平衡舵可以升降,以適應在深海的航行及在淺灣停泊,這個時空的歐洲造船在十世紀才從阿拉伯人那裡認識了船舵,到十八世紀才開始使用平衡舵。
這種平衡舵的舵扇呈不等邊三角形狀,舵杆安插在舵扇後半部。
不等邊三角形狀能夠縮小舵扇平面的擺動力矩,可使轉舵較為省力,對控制船隻航向有較好的效果。
大宋水軍的三條沙船的船頭始終在江面上衝著韃靼水軍的方向,這樣就有利於船頭上的兩架石炮發揮作用了!
霹靂炮手練習似乎更熟練了一些,他們飛快地拉下了炮杆,炮杆尾部上足有二百公斤重的鉛塊快速被抬高了。
待到對方行進到差不多的位置上時,那炮手喊道:“點燃引線!”
副手馬上用火繩點燃了霹靂炮上的引線,然後他們猛然砸下栓住拉繩的扳機,隨著六聲轟隆隆的砸甲板聲,六枚圓圓的霹靂炮先後向著三艘韃靼水軍的戰船飛去!
炮手們毫不在意他們的霹靂炮打中沒有,馬上又飛快地裝著下一發……但是沙船上的水手們不同,他們滿含著期待看著那六枚霹靂彈的方向,有的人甚至喊出來了,“要中也,要中也!”
平常演練時,他們當然看到過那霹靂炮的威力了,也在漢水上實戰發射過,只要發射多了,總有中的機會……但是,這一次沒有中,六枚霹靂彈都落到了水裡!
大家齊齊地一聲嘆息,聲音大到可以傳到岸上了。
那岸上竟還有百姓旁觀。
六枚霹靂彈在那三艘韃靼戰艦的船頭落水了,激起了一丈高的浪花!
這嚇了韃靼水軍們一大跳,這鐵球要是打上船,會砸死人的!
他們竟然能在船上裝上了石炮,難怪會這樣停船!
他們的舵手也是技藝高超,趕緊轉舵,想把一字陣分離遠一些……但是晚了,第二波次的鐵球打了過來,其中兩個砸到了船上,幸虧它們飛行的慢一些,韃靼水軍們早就閃開了,嘿嘿,沒有砸到……
大家看著那在甲板上打著滾的鐵球想笑,原來它不算重,竟然砸不透兩尺厚的甲板,莫非是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