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與南宋同行> 第二百三十五章 鐮刀和火槍兩用式短火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三十五章 鐮刀和火槍兩用式短火銃 (1 / 2)

胡鎮北廠長終於用錫磷青銅製成了V字型彈簧,而且屈伸次數竟然超過了四百下,這樣算是遠遠超過張國安的要求水平。

胡鎮北廠長得意極了,他在張國安的面前,用力壓合伸開那個V字型彈簧。

他說:“真沒有想到,幾塊小小的鳥糞石竟然能有這樣大的作用!”

其實這裡主要是人家銅匠的功勞……材料是推動科技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

銅匠們一開始按照張國安給的資料要求溶煉了銅……但是結果感覺和平常的錫青銅差不多。

張國安馬上對銅匠們說:“我只記得殷地安國是這樣煉製的,但具體資料我真的記不住了,你們就反覆調整錫和那個鳥糞石的比例吧,反正儘量要少放鳥糞石,但是還要必須有……你們反覆嘗試吧,只不過每次都事先把數量記下來,有的是木炭,不怕浪費。”

錫青銅當然也可以當彈簧的。早在公元前200年吧,凱爾特人就利用錫青銅製成了拋石器的片狀彈簧……但是效果不太好,只能用在小型拋石器上。

張國安對銅匠們的要求非常寬泛,這也正好符合他們的行業特點。

他們和鍊鋼的工匠一樣,都是隻知道大概貌後,反覆碰運氣的,一但成功一次,那都是驚天地,泣鬼神一樣的,不編點神話傳說都對不起這個成功……所以,胡鎮北廠長有時得到非常好的錫磷青銅,有時就得到很一般的,質量始終無法穩定,產品也始終無法量化出產。

張國安完全能夠理解,因為他們除了溫度和時間基本可控之外,每一次的原材料可能都不同,從來就沒有兩次是一樣的。

胡鎮北廠長完全能理解,因為他也從來沒有聽過會有兩爐同樣的好鐵。

這傢伙碰上合適的材料,馬上視為寶貝一樣的留下……不合適的,退回去留作他用。

當然。他也在加工後的退火上反覆嘗試,最後也找到了差不多的辦法,至少一個時辰以上的緩慢退火最好。

張國安讓他們把各自的加工心得寫出來……但是他們寫不出來,於是讓他們給別人講出來……他們說不出來。最後他們公開對眾人演示方法,這樣,才讓所有的工匠有了一定的瞭解。

錫磷青銅還有一個好處,它有自潤能力,特別適合打造軸承……但是胡鎮北廠長可不捨得。這一下子就沒有了很多V字彈簧!

張國安說:“V字彈簧有什麼的?壓縮彈簧,扭力彈簧,S型彈簧哪個不重要?但是現在都沒有軸承重要!”

這是實話,沒有合適的軸承,張國安沒有辦法加工合適的水力織布機!

張國安知道,在大宋理宗年代,年僅13歲的黃道婆為逃避當童養媳隨商船漂落到崖州水南村。

當時黎族人的棉紡織技術領先於中原漢族,黃道婆就傾心向黎民學習用木棉絮紡紗,用米酒、椰水、樹皮和野生植物作為顏料調色染線,用機杼綜線、挈花、織布的紡織印染技術。並比歐洲早400多年發明出腳踏“三綻三線”紡紗車和“踞織腰機”織布機,提高了織錦質量。

但是現在還沒有出現在大宋民間,這個時空,如果不依靠強力部門推廣,無論是新的糧良種類,還是新技術,那發展起來是相當慢的……以百年計都不算慢。

好吧,張國安也不和他爭了,於是給他下了一個任務,要總結出一套打造滾柱式軸承最好的工藝流程!

他就退而使用錫青銅式的材料……雖然差了一點。但是能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